-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第二章 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激励理论 ——挫伤理论 第一节 激励理论 一、当代西方激励理论流派 1.早期的动机激发理论 2.行为主义激励论:强化理论 3.综合激励论(勒温的场动力论与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式) 4.认知派激励论: (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三)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 (四)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1.理论来源:调查结果 2.基本观点 3.评价 1.积极意义 甄别并发现了成就、认可、工作本身的魅力、发展可能性等富有激励作用的因素,为人们选择激励手段、制定激励策略等提供了参照。 肯定了保健因素在维持人们积极性方面的基础作用,并突出了精神因素的激励作用 2.不足 主观性甚强 两种因素的划分具有绝对的性质 临界点: (五)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1.理论框架 人们之所以采取某种行为(如努力工作),是由于他认为这么做可以得到某种具有吸引力的结果。 M=∑V×E M:激发力量 E:期望,是关于特定行动将产生特定结果的可能性的信念 V:效价,是主体感受到的客体对自己的吸引或排斥的程度 (六)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2.消除不公平感的方式 力求改变自己的报酬 要求改变他人的报酬 设法改变自己的投入 要求改变他人的投入 自我消除不公平感 3.评价 公平可以消除人们的不满,但它似乎难以激励人们 (七)目标管理理论 通过目标的设置来激励人们的动机,指导人的行为,使个人的需要、期望与组织的没挂钩,以调动人的积极性。 目标管理过程 二、国内关于激励问题的研究 (一)同步激励理论(俞文钊教授创立) 激励力量=∑f(物质激励*精神激励) (二)C型激励理论 三、“全面激励”理论探索 (一)全员激励 即动员全体师生员工参与激励,形成他励(他人激励)、自励(自我激励)、互励(相互激励)统一的格局 (二)全程激励 即激励活动按照激励本身的心理过程和管理活动过程进行,形成相对完整的周期,使激励过程真正成为工作过程的伴侣。 以引起需要始,以满足需要终 在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上下功夫 (三)全素激励 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激励手段鼓舞师生员工 要进行名副其实的物质激励 要把精神激励的显性因素与隐性因素统一起来发挥作用 要充分认识活动的特殊激励价值 第二节 挫伤理论 一、当代流行的几种挫伤理论 (一)精神分析学派挫伤理论 (二)“挫伤-侵犯”理论 (三)攻击线索理论 (四)ABC理论 二、学校挫伤现象研究 1)挫折及其原因 定义: 人们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障碍不能克服时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 原因 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 抱负水平:一个人对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规定的标准 容忍力 2)挫折的表现 1攻击 2倒退: 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幼稚行为 3固执: 被迫重复没有任何结果的无效动作 4妥协:文饰、投射、替代、反向、表同 2)挫折的表现:妥协的五种表现 1文饰:相处各种理由原谅自己或为自己失败辩解 2替代:设置另一个目标代替原来的目标 3反向:外在行为或情感与内心感受相反 4投射:把自己的不良品质强加于别人 5表同:把自己羡慕的、别人的品质加到自己身上 3)应付挫折的方法 正确对待挫折 容忍受挫者的攻击行为 改变情景 精神发泄 - * - 过程激励 理论 内容激励 理论 需要层次论 生存·关系·成长理论 成就需要论 双因素论 期望理论 公平理论 目标管理理论 归因理论 激发 积极性 食物、空气、住房等方面的需要 人身安全、生活稳定、免遭威胁等方面的需要 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要 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 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 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 该需要层次是一个刚性的阶梯式上升结构,即认为较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在较高 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前得到充分的满足,二者具有不可逆性。 自我实现 需要 尊重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生存需要 生理和安全需要 相互关系的需要 对保持重要关系的需要 成长发展的需要 个人谋求发展的 内在需要 (二)阿德勒的生存·关系·成长理论 ERG理论 但是ERG理论说涵盖的三种需要可以同时发生作用,不存在一个层次结构 注:ERG理论与需要层次论的内容可以相对应 该理论认为人有三种需要: 生存需要 生理和安全需要 相互关系的需要 对保持重要关系的需要 成长发展的需要 个人谋求发展的 内在需要 ERG理论 但是ERG理论说涵盖的三种需要可以同时发生作用,不存在一个层次结构 注:ERG理论与需要层次论的内容可以相对应 三因素 成就需要 权力需要 亲和需要 争取成功希望 做得最好的需要 影响或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