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诗经·小雅·蓼莪》浅谈孝道文化
从《诗经 ●小雅 ●蓼莪》浅谈孝道文化王玉洁①(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贵州 贵阳550025)内容提要:孝道是中国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独有之宝贵文化。《诗经·小雅·蓼莪》以诗 的形式表达了先民“孝”的真情实感,读之即引发对中华几千年孝道观念的思考,并与西方孝道思想进行对比,以此 探索儒家孝道文化。关键词:孝道孔子孝经二十四孝中图分类号:I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50(2007)01—1—4“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宋苏辙《诗集传·卷十一》云:“蓼蓼,长大貌;莪,萝 蒿也。萝蒿可食而蒿不可食,采莪者将以食之,譬如生子者将赖其养也。幽王之世,孝子行役而遭丧,哀其父 母生己之劳而养不终,如采莪者之得蒿也。”另有说法认为,莪是蒿之一种,茎抱根而生。自从失去父母,已 非抱根之莪而为普通之蒿。此两种说法都有道理,都表达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痛苦。不能侍养父母,尽 其孝道,“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全诗呼号奋发,感人肺腑,读之令人潸然泪下。方玉润《诗经原始》评 论:“此诗为千古孝思绝作,尽人能识。”¨·儒家的孝道观“孝”的观念由来已久。三千多年以前,在我国的甲骨文中就有“孝”字,可知“自有天地人民以来,而孝 道著矣”。(孔安国《古文孝经孔氏传》)相传虞舜便因孝感动天而平天下,成为“二十四孝”排行榜之第一 人。周朝的郯子,为使双目均患眼疾的父母吃到鹿乳,穿上鹿皮混进深山的鹿群中,差点被猎人射杀,猎人知 道其孝后赞叹不已。而使“孝”成为一种“道”,始于孔子,孔子是第一位全面系统论述孝道的人。这在《论 语》、《孝经》、《礼记》中有大量记载。子日:“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提倡“仁”,认为“孝弟为仁之本”,因此十分重视孝弟之道。什么是孝弟?正如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所言:“中国人谈‘孝’字,‘父 慈子孝’,是相对的,父亲对儿子付出了慈爱,儿子回过头来爱父亲,就是孝;‘兄友弟恭’,哥哥对弟弟好,弟 弟自然爱哥哥。”L21可见,“孝弟”即父母兄弟姊妹问的“爱”。在《论语·为政》篇里记载了许多孔门弟子向 孔子问孝的言论。孟懿子问孝。子日:“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日:“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日;‘无违。’樊迟日:“何谓也?”子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 以礼,祭之以礼。”这是孔子阐述如何尽孝的问题。孟懿子号益孙,鲁国大夫,并不一定是孔子的学生。“大夫”是当时较 高的一个官位。孑L子很尊敬他,只告知一句“不要违背”,含蓄又谦虚。樊迟是孔子的学生,名樊须,字子迟, 小孔子三十六岁,孔子便严肃地告诉他,行孝当这般:父母有生之年,子女对父母应尽事奉之责;父母身后,要①作者简介:王玉洁,女,贵州大学人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万方数据·2·贵州文史丛刊2007年第l期 尽丧葬和祭祀之礼。孟武伯问孝。子日:“父母唯其疾忧。” 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儿子,孔子对他的问孝,答复就更不同了。对孔子的这个回答,历来有两种解释:一是说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父母为自己的健康担忧;另一说是要时刻关心父母的饮食起居,对父母的健康状况多加体察,竭尽自己的一番孝心。笔者更倾向于前一种解释,孑L子的意思是说,你只要想到当你生病时,父母那种着急的样子,你就懂得孝了。 子由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予讲孝道注重“敬”和“养”,他认为:养亲、事亲,这只是外在表现,不足言孝,而发自内心的尊亲、敬亲,才能使父母得到精神上的安慰,才是真孝。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孔子答子夏问孝,提出敬亲的问题,指出子女对父母的脸色表情不易作好,即“色难”。《礼记·祭义》云:“孝之至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这句话回答了如何避免“色难” 的问题。此外,《论语·里仁》章上有孔子关于孝道的言论。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如此等等。 孔子提出了“孝弟”观念,回答了什么是“孝”以及怎样行孝的问题。作为孔子的私淑弟子,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孝道思想并有所发挥。对于“孝”这个问题,孟子的言论同样精彩。“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 犹告也”。(《孟子·离娄章句上》)据《礼记》云:“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 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嗣,三不孝也。”孟子认为在这三项不孝的罪名中,最重的一项是没有后代。他很欣 赏虞舜的孝行,因此认为舜的不告父母而娶妻是怕断绝了后嗣,其不告和告是同样合乎礼法的。“亲亲,仁 也”,(《孟子·告子下》)“仁之实,事系是也”,孟子认为“孝”是“仁”的实质。又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要点.PDF VIP
- 《GB-T11944-2024《中空玻璃》》课件.pptx VIP
- 《登革热的防治》课件.pptx
- 17K408 散热器选用与管道安装.docx VIP
- 浙教版初中数学全套知识点汇总.pdf
- 实施指南《GB_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实施指南.docx VIP
- 2024年湖北工匠杯(信息通信信息化系统管理员赛项)考试题库-上(单选题汇总).docx
-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doc VIP
- DG∕TJ 08-86-2022 1:500 1:1000 1:2000数字地形测绘标准.pdf
- 《基层呼吸系统疾病》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