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分论治肾病综合征的探讨.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气分论治肾病综合征的探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从气分论治肾病综合征的探讨 刘少庭 祝河霞 查方勇 徐军 李向波 周城林(湖北省郧西县中医院内二科 湖北郧西 442600) 【摘要】 根据《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提出“转大气”的治疗原则,对肾病综合征从气分论治。上溯经旨,下及后贤的部分阐幽发微的论述。认为:1.“升降出入”是气运行的基本形式,肾病病机在气;2.气虚受邪是肾病的发病根据,“邪之所凑,其气必虚”;3.气化失常是肾病的基本病理。对水肿、蛋白尿及兼证进行探讨;4.讨论肾病从气分论治的治法。如温肾、健脾、宣肺等,以气化功能复常为目的,以生化指标恢复正常为疗效标准;5.对肾病用药宜忌,也作了大略阐述。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 从气分论治 肾病综合征是现代医学的病名,中医古籍无专门的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与水肿相近。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高,大量血浆蛋白丢失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症状,以高度水肿、大量蛋白尿、高胆固醇、低蛋白血症为特征。 中医对本病的研究,着重于水肿的探讨,水肿是机体水液气化失常的表现。水与气有极密切的关系,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聚。对本病的论述多强调气的因素,如《金匮要略》把水肿命名为水气病,突出气在水肿病理上的重要作用,并提出“转大气”为水肿的治则,《金匮?水气病脉证并治篇》说:“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开水肿病从气分论治的先河。张景岳提出“水气本为同类”、“气化则水化”、“水不能自化,因气之虚”的观点。治疗上倡言“凡治肿者,必先治水,治水者,必先治气”,唐容川亦认为“气生于水,即能化水;水化于气,亦能病气,气与水本属一家,病气即病水,治气即是治水,气行水亦行。”中医关于水与气的理论,不断对指导水肿证治有重要意义,亦为中医研究肾病提供重要依据,现就临床对气与肾病证治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1 肾病病机在气 气是一种活动很强的精微物质,它不停地运动,流行全身,无处不到。而“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气的升降出入,具体体现于各个脏腑的功能活动,以及脏腑之间的协调关系。 人体水液的运行,有赖于脏腑的气化,诸如肺气的通调,脾气的转输、肾气的蒸腾与开阖,从而使三焦能发挥决渎作用,膀胱气化畅行,小便通利,则不为肿为胀。《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主治节,又主一身之气。肩负着协调治理全身各系统机能的重任。故为“相搏之官”。《血证论》说:“肺之令,主行治节,以其居高,清肃下行,天道下济而光明,故五脏六腑皆润而气不亢,莫不受其治也”,从而行使气在人体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作用,以维持人的生命活动,所以《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 1.1气虚受邪是肾病的发病依据 肾病可继发于外感之后,又常因感受外邪而致病情加重,说明肾病的发病与外邪侵袭有因果关系。 1.2气化失常是肾病的基本病理 肾病综合征以反复的水肿、血、尿异常改变,高胆固醇、高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此外在病程中常兼有外感、湿热等症,产生上述诸症,其机理与气化失常有密切关系。 1.2.1水肿:体内水液气化过程包括吸收、布散、排泄三个阶段,完成这一过程需经过胃的受纳,脾气的转输,肺气的宣降,三焦的决渎,肾与膀胱的蒸化排泄等脏腑协调的气化作用。在生理情况下,这些脏腑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则水液气化出入有度,维持相对平衡。若这些脏腑任何一脏气化功能障碍或衰弱,水液代谢过程必将发生紊乱。水则随气滞或气衰而滞留体内,发生水肿。可见气在生理上是行之动力,在病理上为水停之源。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水肿的发生与肺、脾、肾的气化失调有密切关系。《景岳全书?肿胀》说:“凡水肿诸症,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可见,肾气不化,脾失转输,肺失宣肃是构成水肿的病理基础。在肾病中以脾、肾气化虚弱为主,肺气宣降失常,又是诱发水肿或加重病情的因素。 1.2.2蛋白尿:蛋白为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属中医“精气”范畴。《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因此,中医学认为,肾为封藏之本,凡五脏六腑之精气皆藏于肾,所以在生理情况下,蛋白(精微)亦藏于肾,才能发挥其重要的生理作用。 可见,蛋白精微的藏泻主要责之肾气,肾气充则精关固,蛋白精微自能内藏,若肾关不固,则蛋白精微可漏泻于尿中,随尿液排出体外。因此,肾病蛋白尿本质是由肾精所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