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秋左传》里的自然灾害及自然现象记载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春秋左传》里的自然灾害及自然现象记载分析 江华师(西华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2) 中图分类号:K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1)11-0000-01 摘要:《春秋左传》是我国最古老的史书之一,其所记载的历史事件年代之早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史书所无法比拟的。该史书对当时所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和一些独特的自然现象都有着详细的记载,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笔了解古代的宝贵材料。 关键词:《左传》;自然灾害;自然现象;日食 《春秋左传》里的自然天文现象主要有日食、星陨、星孛等。日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天文奇观,《春秋》里面对日食的记载详细到哪一天发生,有几处只记了年月没有记录哪一日的,《左传》还予与了批评,如:“桓公十七年【经】冬十月朔,日有食之。”“【传】冬十月朔,日有食之。不书日,官失之也。” 《春秋》一书在242年里对日食的记载有37次,现已有35次被证明是准确的。最早的一次是“隐公三年【经】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即公元前722年2月22日,比西方早了135年。这是中国古籍第一次有明确到年月日的日食记载,比这一次更早的日食记载是《诗经middot;小雅middot;十月之交》里的“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和《竹书记年》里的“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不过这两次要么没有具体的年或要么没有具体到哪一天。 由于科学发展还不发达,我国古人对日食的成因仍不了解,对日食还有不少的误解,并误认为它与灾害有关。如:“昭公二十一年【传】秋七月壬午朔,日有食之。公问于梓慎曰 :lsquo;是何物也,祸福何为?rsquo;对曰 :lsquo;二至、二分,日有食之,不为灾。日月之行也,分,同道也;至,相过也。其他月则为灾,阳不克也,故常为水 。rsquo;”“昭公七年【传】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晋侯问于士文伯曰 :lsquo;谁将当日食?rsquo;对曰 :lsquo;鲁、卫恶之,卫大鲁小 。rsquo;公曰 :lsquo;何故?rsquo;对曰 :lsquo;去卫地,如鲁地。于是有灾,鲁实受之。其大咎,其卫君乎?鲁将上卿 。rsquo;公曰 :《诗》所谓lsquo;彼日而食 ,于何不臧rsquo;者,何也?对曰 :不善政之谓也。国无政,不用善,则自取谪于日月之灾,故政不可不慎也。务三而已,一曰择人,二曰因民,三曰従时 。” 从上面的材料可以看出,古人不仅把日食与灾害联系在一起,还把日食与国家和统治国家的国君联系在一起,认为失职的国君将会受到上天的惩罚,而日食是一种预示。当然,从今天的角度看,这显然是不科学的。 《春秋》关于星陨,即流星雨或陨石的记载,主要有:“庄公七年【经】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僖公十六年【经】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 《春秋》关于星孛,即慧星的记载,主要有:“文公十四年【经】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昭公十七年【经】冬,有星孛于大辰。”“哀公十三年【经】冬十有一月,有星孛于东方”“哀公十四年【经】冬,有星孛。”其中,文公十四年的那一次慧星记载被认为是对哈雷彗星的记录,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哈雷彗星的具体确切记录。中国对哈雷彗星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时代。 我国古人对彗星的态度,有点类似于西方人把彗星认为是“扫把星”,也认为彗星是不祥之兆,并且认为通过祭祀神灵可以消除灾难。如:“文公十四年【传】有星孛入于北斗,周内史叔服曰 :lsquo;不出七年,宋、齐、晋之君皆将死乱 。rsquo;”“昭公十七年【传】冬,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汉。申须曰 :lsquo;彗所以除旧布新也。天事恒象,今除于火,火出必布焉。诸侯其有火灾乎?rsquo;梓慎曰 :lsquo;往年吾见之,是其征也,火出而见。今兹火出而章,必火入而伏……rsquo;” 中国自古以来也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之一,严重的自然灾害有时甚至是中国改朝换代的主要诱因,如明末连续八年的大旱,特别是陕西地区尤为严重,最终爆发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导致了明朝的灭亡。相对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些特大自然灾害而言,春秋时期中国的自然灾害比较少,是一段相对而言比较适合人类居住活动的时期。 《春秋左传》里记载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大水”、“雨雪”、“雨雹”、“不雨”“大雩”、“大旱”和各种虫灾。 春秋时期的自然灾害不同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大水”和“雨雪”灾害主要集中在庄公(包括庄公)之前。《春秋》加《左传》共记载“大水”10次,而其中有6次在庄公之前;“雨雪”4次,有3次在庄公之前。“不雨”天气主要集中在僖公和文公时期,《春秋》共记载“不雨”6次,其中有5次发生在僖公和文公在位期间。“大雩”即旱灾,《春秋》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