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例经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尔穿刺picc导管多次异位颈内静脉的护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1 例经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尔穿刺PICC导管多次异位颈内静脉的护理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摘要: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尔 PICC置管术可避免反复穿刺,减少药物对静脉刺激及损伤,耐高渗,便于长时间留置,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的化疗。导管尖端不在上腔静脉下1/3处,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即为导管异位。导管异位是PICC不可避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34.2%。导管异位为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尔PICC置管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在化疗过程中,导管若异位于颈内静脉可致颅内神经损伤,异位于右心房及以下者可引起心律失常、心肌损伤等。我科对一例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尔PICC置管中多次异位颈内静脉的患者,嘱患者采取深吸气后憋气的方式,同时配合边用生理盐水脉压冲管边轻柔送管的方法,在B超引导下成功调整导管至正常位置。提出B超监控下并特殊体位有助于处理导管异位。 关键词:B超;塞丁格尔;PICC;导管异位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尔 PICC置管术可避免反复穿刺,减少药物对静脉刺激及损伤,耐高渗,便于长时间留置,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的化疗[1]。导管尖端不在上腔静脉下1/3处,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即为导管异位,导管异位是PICC不可避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34.2%。导管异位为PICC置管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2]。在化疗过程中,若异位于颈内静脉可致颅内神经损伤,导管异位于右心房及以下者可引起心律失常、心肌损伤等。我科于2013 年12 月行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尔PICC置管术,对1例 PICC置管中多次异位颈内静脉的患者成功置管,避免了二次置管,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男,50岁,身高173 cm,体重68 kg,2008年诊断为原发性肝癌,2013年肺部CT发现双肺转移瘤,两肺弥漫大小不等结节,右侧胸腔大量积液。纵膈淋巴结肿大约2.4times;1.3cm,肝右叶见11times;6.5cm低密肿块。2013年12月12日出现咳嗽、咳痰、痰液难以咳出,考虑肺部感染入院。入科后拟行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尔PICC置管术,操作前详细告知 PICC置管术的优缺点,取得患者合作,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PICC置管方法及结果 塞丁格尔技术(Seldinger Technique)创于1953 年,是经皮穿刺并用导丝交换方式置入各种导管;改良塞丁格尔技术(Modified Seldinger Technique,MST)又称微插管鞘技术,改良之处在于通过导丝先置入微血管鞘,再置入导管。经超声引导的改良塞丁格尔PICC置管术由于超声引导,可直观显示血管解剖,能实时引导、全程可见,可提高穿刺成功率。本例患者采用巴德公司的PICC导管,导管规格为4Fr,先行血管B超探查,评估穿刺部位,最终确定为右上肢贵要静脉,取肘上四横指处为穿刺点,测量上臂臂围,置入导管所需长度为44cm。 2 护理 2.1做好置管前护理评估 塞丁格尔技术(Seldinger Technique)创于1953 年,是经皮穿刺并用导丝交换方式置入各种导管;改良塞丁格尔技术(Modified Seldinger Technique,MST)又称微插管鞘技术,改良之处在于通过导丝先置入微血管鞘,再置入导管。经超声引导的改良塞丁格尔PICC置管术由于超声引导,可直观显示血管解剖,能实时引导、全程可见,可提高穿刺成功率。本例患者采用巴德公司的PICC导管,导管规格为4Fr,先行血管B超探查,评估穿刺部位,最终确定为右上肢贵要静脉,取肘上四横指处为穿刺点,测量上臂臂围,置入导管所需长度为44cm。 2.2置管过程中正确指导助手及患者的配合工作 患者取常规平卧位,右侧手臂外展90 度,经B超引导下穿刺,送入导丝,局部麻醉,扩皮,送血管鞘,再送导管,撤血管鞘,在导管到达腋静脉时,常规指导患者头转向穿刺侧,下颌紧靠肩部。导管置入40cm后,使用超声探头在置管同侧自颈根部向上探查,发现导管末端上行于右左侧颈内静脉约5cm。立即退出导管15 cm,将患者手臂外展角度改为 60 度,采用边送管,边脉冲式冲管方法。置入导管相同长度后再行超声探测,发现导管又误入颈内静脉,再次退出导管。由助手按压同侧颈内静脉以暂时阻断颈内静脉回流,同法再次置管仍误入颈内静脉。考虑患者因过度消瘦,腋下凹陷,导管途经腋静脉时因角度较大而难以进入锁骨下静脉。遂让助手协助患者取半卧位,大于 60 度角,利用重力和血流的冲击,配合边脉压冲管边送管的方法轻柔将导管送入,到达预定长度后,再用超声探测发现导管末端仍位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产、学、研”一体化劳模工作室新型发展模式的探索.doc
- “城市大型综合体”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oc
- “产城融合”视角下的开发区规划布局调整分析.doc
- “从交叉学科中寻找兴趣点”——团队教学法在临床教学实践中的新探索.doc
- “八步系统评估”法在危重患者交班中的应用研究.doc
- “不补补之”方临床拓展应用.doc
- “大检修” 体系下对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的措施.doc
- “8.03”云南鲁甸地震灾害医疗救援的思考.doc
- “大数据”对城市规划的影响观察与展望.doc
- “大营销”运营模式下的用电检查管理初探.doc
- 1 例晚期卵巢癌合并大肠埃希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doc
- 1 例先天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围手术期护理.doc
- 1 例外阴瘢痕增生切除行局部旋转皮瓣移植术的护理.doc
- 1 例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术后ecmo 辅助治疗的护理.doc
- 1 例因外伤性眼内炎行玻璃体切割联合重硅油填充术儿童的护理研究.doc
- 1.5tmri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研究与超声应用对比.doc
- 1 例婴儿主- 肺动脉间隔缺损的术后护理体会.doc
- 1,25-二羟维生素d3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doc
- 1 例鱼胆中毒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患者行血浆置换联合crrt治疗的护理.doc
- 1h-mrs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初探.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