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脲_分子识别与组装.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葫芦脲_分子识别与组装

·综述与进展·葫芦脲 :分子识别与组装Ξ育 Ξ韩宝航刘(南开大学化学系 天津 300071)摘要 综述了葫芦脲这一类合成受体的必威体育精装版研究进展 ,包括葫芦脲的分子设计与合成 、离子和分子识别 、键合的热力学性质 、分子组装及其功能的必威体育精装版研究概况.关键词 葫芦脲 ,分子/ 离子识别 ,热力学性质 ,分子组装Molecular Recognition and Assembly of CucurbiturilL IU , Yu ΞHAN , Bao2Hang(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 N ankai University , Tianjin 300071)Abstract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ucurbituril as a type of synthetic acceptor in recent years ,including the advances in the molecular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cucurbiturils , their ion/ molecule recognition , binding thermodynamics , molecular assembly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formed assemblies.Key wordscucurbituril , molecular/ ion recognition , binding thermodynamics , molecular assembly超分子化学或主客体化学是当今化学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 ,其中以主体( 受体) 对客体( 底物) 的分子识别和组装则 是超分子化学的核心研究内容. 在天然和人工合成主体中 , 人们对冠醚 ( crown ether) 1 、环糊精 ( cyclodextrin) 2 、杯芳烃 ( calixarene) 3 及葫芦脲( cucurbituril) 4 等几类主体化合物 ( 图1) 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一 个 有 趣 的 现 象 是 : 冠 醚 是 由 于Pedersen 偶然的”基本性发现”而被重视起来 , 虽然环糊精自1891 年发现以来研究持续不断 , 但也只是到了二十世纪五 六十年代才有了长足的发展. 杯芳烃最早于 1872 年被合成 , 但 Gustche5 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优化出一步法合成杯芳 烃的成熟路线 ,启动了杯芳烃化学的迅猛发展. 而葫芦脲也 早于 1905 年6 被合成出来 , Freeman 和 Mock 等7 于二十世 纪八十年代初重新研究了这个合成反应 ,确定了其结构 , 作 为主体化合物进行了研究. 总之 ,尽管它们均早已被制得 ,但 均因发轫于作为主体对客体的配合作用而发展起来. 目前葫 芦脲的研究已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尽管已有专著对葫芦脲作过介绍8 ,但由于尤其是其分 子组装研究的迅猛发展 ,本文拟就葫芦脲的合成、分子识别 以及分子组装的必威体育精装版研究进行全面的综述.图 1 几种主体化合物的结构示意图Figure 1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several host ( receptor) compounds1合成1 905 年Behrend 等6 报道由甘脲和甲醛反应得到了一Ξ E2mail : yuliu @public . tpt . tj . cnReceived April 1 , 2002 ; revised J une 17 , 2002 ; accepted J uly 4 , 2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 2999259028) 、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 教技司2000 66 号) 和第三世界科学院(No . 992399 RG/ CHE/ AS) 资助项目.140有 机 化 学Vol . 23 , 2003种新型的大分子环状化合物 ,但仅确定其经验式为 ( C10 H112N7O4·4 H2O)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Freeman 等7 重新研究了这 个反应 , 确 定 了 该 大 分 子 环 状 化 合 物 的 结 构 , 并 且 表 明 Behrend 由该大环化合物与多种金属盐所形成的晶状加合物 实际上是包结配合物. 谱学数据以及元素分析表明其化学计 量式为 C6 H6N4O2·2 n H2O , 从硫酸溶液中得到了其酸式硫酸 钙配合物 , X 射线衍射分析的晶体其组成为 ( C6 H6N4O2 ) 3 · CaSO4·H2 SO4·( H2O) 6. 5 , 其有机部分是一种二甲桥甘脲的环 状六聚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