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县志.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莱州市县志

一、“莱州市”语源简析??“莱州市”一词属于汉语政区地名。其标准读音为“Lái?zhōu?Shì”。它所指代的县级行政区域(地名实体),位于山东省东北部。地处北纬36°59′~37°28′,东经119°33′~120°18′。东与东南和烟台市的招远市、青岛市的莱西市接壤,西与北濒临渤海的莱州湾,南依大泽山与青岛市的平度市为邻,西南隔胶莱河与潍坊市的昌邑县相望。面积1878平方公里,人口86万。市政府驻莱州市文昌路街道府前街,在省会济南东北方向258公里处。为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莱州”这个地名词语和莱州境内的聚落地名群,都是在莱州地域文化的环境中形成、演变和发展的,从而造就了“莱州”语词及其地名群的语源特征和文化内涵,同时,莱州地名语词文化为我们了解和研究莱州地域文化提供了线索。??莱州历史悠久,名称更迭错综复杂。今市境,据考古和记载,早在六千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据《莱州府志》等古籍记载:“莱之开辟以来,夷于唐虞三代”。唐尧、禹舜的时候,相传禹把天下分为九州,胶东半岛属青州,称“东夷”或“莱夷”。《尚书.禹贡》:“隅夷既略,莱夷作牧”。注云:“隅夷,地名。用功少曰略。莱夷可放牧也,即莱子国。”隋开皇五年(585),本地始称为莱州,州的治所在现城区,莱州之名自此开始。?二、莱州市政区沿革简况??莱州市政区历史上屡经演变。今市境,夏朝,东夷族寒浞封子浇在这里建立过国,治所过城在今莱州市城区北20公里过西村东,是当时胶东半岛最早的封国。后被夏后灭掉,仍归夏朝,属青州。商时为莱侯国,莱都在今城区西南30余公里的胶莱河附近,属营州。周、春秋时为莱子国。周灵王五年(前567),齐侯灭莱,开始称东莱,属齐国。战国时,齐国在此设置夜(通掖)邑,治所在今城区附近。秦时属于齐郡的东部。汉承秦制而设县。西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置掖县,夜邑始称掖县,为青州东莱郡,掖为郡治所。东莱郡领县十七,其中掖、当利、曲成、临朐、阳乐、阳石六县皆在今莱州市境内。东汉,属青州东莱郡。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年(26),东莱郡徙治于黄,领县十三。其中曲成、掖、当利皆在今莱州境内。三国魏时还治于掖。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东莱改郡为国,属青州,领县六,治所在掖。改曲成为曲城。东晋,后赵石勒元年至南燕太上六年(319—410),东莱废国为郡,掖城为郡治,属青州东莱郡。刘宋义熙六年(410),东莱郡徙治于曲城,领七县,仍属青州东莱郡。南北朝时,北魏皇兴四年(470),分青州东部置光州,因掖有光水而得名。延兴五年(475)改为镇。景明元年(500)复州,辖东莱、长广、平昌三郡,领县十四,掖城为光州、东莱郡治所。皇兴中,分曲城县为东曲城县、西曲城县。东魏武定二年(544),分出光州东部设置东牟郡(治所在黄县故城),分出平昌郡隶属于青州。北齐文宣帝天宝七年(556),将当利县和东、西曲城县划归掖县。北周因循北齐。隋开皇五年(585),废东莱郡,改光州为莱州(莱州之名自此始),领九县,掖城为莱州治所。大业三年(607),废州复郡,以莱州为东莱郡,隶属青州,掖城为东莱郡治所。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改东莱郡为莱州,掖城为莱州治所。从掖县分出当利、曲城、曲台三县,仍属莱州。至太宗贞观元年(627),将当利、曲城、曲台三县又并入掖县。玄宗天宝元年(742),改莱州为东莱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复为莱州。五代时,梁、唐、晋、汉、周均为掖县,隶属莱州。属河南道。宋沿唐制。属京东东路莱州东莱郡。金太宗天会九年(1131)划出掖县东部原东曲城县地和黄县西南部地设置招远县。金天会十五年(1137),改京东东路为山东东路,属山东东路莱州。元隶属山东东西道,初属益都路,后改属般阳路莱州。明洪武元年(1368)升州为府,辖两州(平度州、胶州)五县(掖县、昌邑县、高密县、即墨县、潍县),属山东布政使司莱州府,府治所在掖城?。清因循明制,光绪三十一年(1905),莱州府割出胶州和高密、即墨两县,时领一州(平度州)三县(掖县、潍县、昌邑县)。民国初期,1913年裁府留道,属胶东道;1925年改属莱胶道;1928年废道留县,由山东省直辖。1938年,日军侵入掖县,国民党县政府解体。1938年,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建立了掖县抗日民主政府——掖县政府,属胶东行署北海区。1940年11月,胶东区党委在掖县成立西海地区行政专员公署,以掖城大十字口为界,以南划出掖县南部成立掖南县。掖县、掖南县均隶属于西海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仍为掖县、掖南县,县政府分别驻掖城和湾头村,1950年5月,改属莱阳专区。1952年掖南县政府迁沙河。1956年3月,掖南县全境并入掖县。1958年11月,改属烟台专区。1983年11月属烟台市。1988年,撤销掖县建立莱州市,为山东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