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乙烯分离
* 分凝分馏塔结构图 分凝分馏塔结构图 * 第三部分、新技术简介 五、 CFT(Condensating-FractionatingTower) 分凝分馏塔关注点 板式换热器立装 冷剂侧设有构件强化传热 物料侧设有翅片或规整填料,强化传热传质 理论板 8---20块 组分分布可控 用于冷区清洁物系 2000年在天津乙烯进行工业化试验;燕山乙烯FCC干气预分离用了一台,04年6月开车;茂名66万吨/年乙烯已采用,正在设计 * 分凝分馏塔(对工艺): 相当于精馏塔塔系 分凝分馏塔(对工艺): 相当于精馏塔塔系 图 * 第三部分、新技术简介 六、低压激冷 激冷区----低压 前冷采用15-22kg/cm2(G) 与低压脱甲烷组合 分氢须加压到33 kg/cm2(G) * 六、低压激冷 六、低压激冷 图 * 第三部分、新技术简介 六、低压激冷 关注点: 裂解气压缩机采用三段 最好与前加氢组合,先消耗掉部分氢气 省能耗 省投资 茂名66万吨/年乙烯已采用,正在设计 * 第二部分、典型工艺技术路线 三、前脱乙烷工艺技术路线 激冷区 前脱乙烷前加氢 关注点: 两塔提馏段及塔釜再沸器易发生双烯烃的聚合结垢,一方面加阻聚剂,另一方面选择合适的塔型(大孔筛板等抗垢能力强的塔盘)及采用备用再沸器 与前脱丙烷相比,聚合结垢趋势缓和,温度相当,但碳三馏份进提馏段及塔釜再沸器,使得易结垢组分相对含量下降 加氢反应器采用等温列管固定床 * 前脱乙烷前加氢(对工艺) 前脱乙烷后加氢 前脱乙烷前加氢(对工艺) 前脱乙烷后加氢 图 * 第二部分、典型工艺技术路线 三、前脱乙烷工艺技术路线 激冷区 前脱乙烷前加氢(对工艺) 前脱乙烷后加氢 高压脱乙烷塔塔顶不含碳三物料先进前冷和脱甲烷系统,分离出氢气和碳二馏份(脱甲烷塔釜液) 干纯氢气和碳二馏份按一定配比进后加氢反应器 后加氢反应器采用绝热固定床 * 前脱乙烷前加氢(对工艺) 前脱乙烷/乙炔回收 前脱乙烷前加氢(对工艺) 前脱乙烷/乙炔回收 图 * 第二部分、典型工艺技术路线 三、前脱乙烷工艺技术路线 激冷区 前脱乙烷前加氢(对工艺) 前脱乙烷/乙炔回收 高压脱乙烷塔塔顶不含碳三物料先进前冷和脱甲烷系统,分离出氢气和碳二馏份(脱甲烷塔釜液) 碳二馏份进乙炔回收系统,采用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选择吸收乙炔 可回收高纯度乙炔 * 第二部分、典型工艺技术路线 四、渐近分离工艺技术路线 原理: A 氢气 B 甲烷(C1) C 乙炔、乙烯、乙烷(C2) D 丙二烯/丙炔、丙烯、丙烷(C3) E 丁二烯/丁炔、丁烯、丁烷(C4) F 戊二烯/戊炔、戊烯、戊烷(C5)// C6-C8非芳 * 原理:(A、B、C) 原理:(A、B、C) 图 * 原理:(乙烯) 原理:(乙烯) 图 * 第二部分、典型工艺技术路线 四、渐近分离工艺技术路线 原理: 非清晰分割----渐近分离 用塔多 流程复杂 * 激冷区 激冷区 图 * 第二部分、典型工艺技术路线 四、渐近分离工艺技术路线 关注点: 属于顺序分离 双塔中压脱甲烷 简化的渐近分离 甲烷/乙烯减压提供脱甲烷所需冷量,循环返回裂解气压缩机系统,不设甲烷制冷 完整的“渐近分离”最省能耗 * 第二部分、典型工艺技术路线 五、油吸收工艺技术路线 用于前脱丙烷前加氢 作用: 氢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