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第02周)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炼语句(二)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系列.docVIP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第02周)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炼语句(二)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系列.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第02周)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炼语句(二)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系列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炼语句(二)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4年高考广东卷】 望江怨 送 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愁云青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 ①杪:树梢。 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 【参考答案】 残阳即将落去,责怨人们催促得太早。该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斜阳不愿离去而责怨人催促的情绪,词人以残阳来暗喻自己,抒发了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的缠绵之情。全词虽没有一句言离别,却用以景衬情的手法、以含蓄蕴藉的语言将景和情表达得韵味十足。 【试题分析】 如何鉴赏诗歌语句 对诗歌语句的鉴赏,一般有如下角度:对句意的把握,对表达技巧和在结构上的地位的分析。更多的时候是综合考查。部分所给的 一阅读下面这首,完成问题。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 该诗写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考进士落第之后。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汉代尚书奏事和群臣谒见都在北阙,后因用作朝廷的别称。青阳:指春日。 1.下列对这首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字面上说“北阙休上书”,表达自己归隐田园,不再“上书”的坚决意志。 B.颔联中“不才”既是谦词,又兼含了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未遇伯乐的感慨。 C.本诗颔联写出因为自己生病,故友疏远、明主见弃的凄凉之景。 D.颈联“催”“逼”二字,形象地表达出诗人不遇明主白发早生的愤慨和激愤。 E.此诗系诗人归隐之作,在辗转反复、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表达了一腔怨悱之情。 2.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评价《岁暮归南山》一诗时说:“结句意境深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踏莎行候馆梅残 (宋)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候馆:指旅舍。征辔:行人坐骑的缰绳。 .请赏析词中画线的句子。 .近代俞陛云曾言:唐宋人诗词中,送别怀人者,或从居者着想,或从行者着想,能言情婉挚,便称佳构。请从这一角度结合全词作具体赏析。 一、 1.AD 伤感,而不是“愤慨和激愤”。2.寒冷的冬夜,一轮冷月透过松树,将清冷的光辉照进窗内,给诗人以清虚空寂之感。这句诗以景结情,语意双关,既是对眼前清冷、寂寥的实景客观描写,也是诗人求仕不得后内心愁苦与无望的真实写照,含蓄委婉,极有韵致。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诗人落第之后在岁暮归南山,在“永怀愁不寐”时,用“松月夜窗虚”的景物描写结束全诗,清冷的月光不仅照进窗内,也照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失落。既是“深妙”,考生要能分析出“以景结情”的术语。.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以不断的春水喻无穷的离愁,化抽象之情为具象之物;这离愁随着分别时间之久,相隔路程之长,越积越多,就像眼前伴着自己的迢迢春水,绵延不断,表现了主人公愁绪之多。 .上片从行者落笔。起三句写离家远行者的旅途所见,以景衬情,后两句转入写远行者的无穷的离愁别绪。下片从闺中妇人落笔,行者从居者的角度进行想象。“寸寸”“盈盈”表现出思念的缠绵深切,“楼高莫近危阑倚”是行人心里对闺中人深情地体贴和嘱咐,也是思妇希望登高远眺行人而又不得的无奈之情。最后两句写思妇凝目远望,只能看到原野尽头的春山,而所思念的人更远在春山之外,渺不可寻。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明白题干意思,“或从居者着想,或从行者着想,能言情婉挚,便称佳构”,这其实是间接考查:本词上、下片分别从谁的角度着笔,委婉含蓄地表达离愁别绪的?明白此点,然后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 今日收获如何? 总结一下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