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非细胞微生物-病毒
4. 装配 DNA分子的缩合 通过衣壳包裹DNA而形成头部 尾丝,尾管和尾鞘独立装配完成 头部与尾部相结合 装上尾丝 尾管和尾鞘装成尾部 5. 噬菌体的释放 噬菌体粒子成熟后,其水解酶水解宿主细胞壁而使宿主细胞裂解,噬菌体粒子被释放,进而重新感染新的宿主细胞。 噬菌体的释放 第二节 病毒的生长规律 一步生长:瞬间爆发,过程可重复进行 噬菌斑:烈性噬菌体在混有大量活敏感菌的琼脂培养基中,经培养后,肉眼可见在布满宿主细胞的菌苔上,有一个个不长菌的斑块 以时间为横坐标,噬菌斑为纵坐标得到一步生长曲线 一步生长曲线 平稳期 成熟期 潜伏期 隐晦期 裂解量:每个感染细菌平均释放的噬菌体颗粒的数量 裂解期平均噬菌斑数÷潜伏期的噬菌斑数 与裂解时间有关 病毒的溶原性 a、烈性(毒性)噬菌体:进入宿主细胞后进行复制增殖,导致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b、温和噬菌体:噬菌体吸附或侵入细胞后,其DNA只整合在宿主核染色体组上,并可长期随宿主DNA的复制而同步复制,一般不进行增殖或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根据噬菌体进入宿主细胞后的行为分为: 宿主DNA 噬菌体DNA 噬菌体DNA和宿主染色体整合 病毒的溶原性反应 原噬菌体 在溶原细菌细胞内的温和噬菌体核酸称为原噬菌体。 原噬菌体随宿主细胞分裂传给子代细胞。 原噬菌体没有感染力,一旦脱离溶原性细菌的染色体后即恢复复制能力,形成毒性噬菌体。 溶源性细菌 含有原噬菌体的细菌称为溶源性细菌。 烈性噬菌体-敏感细菌-裂解反应 温和噬菌体-原噬菌体-溶源性反应-溶源性细菌 溶原性噬菌体的命名 在相应菌株的名称后加括号,括号内写上λ, 如:大肠杆菌溶原性噬菌体的全称 Escherichia coli K12(λ) 株名 表示溶原性噬菌体 第三节 病毒在水中存活的影响因素 一、物理因素 温度、光及其它辐射、湿度 二、化学因素 化学物质、抗体、干扰素 三、生物因素 其它生物产生的抗菌物质 一、物理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1.温度 宿主细胞外的病毒,55~65℃范围内1h可灭活 高温灭活病毒的机理 高温使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均受损伤,但灭活蛋白质更快;蛋白质变性阻碍了病毒吸附在宿主细胞上,削弱其感染力。 注:低温不会灭活病毒,通常在-75℃保存病毒。 2.光及其他辐射 (1)紫外辐射 灭活部位是病毒的核酸,使核酸中的嘧啶环受到影响。 (2)可见光 在天然水体和氧化塘中,日光对肠道病毒有灭活作用。 (3)离子辐射 X射线、γ射线等 3.干燥 控制环境中病毒的重要因素。土壤中,水分含量低于10%时,病毒会迅速灭活。污泥中,当固体含量大于65%时,病毒量减低。 相对湿度(RH) 病毒 存活时间 7% 腺病毒2型 8周 柯萨奇病毒B3 2周 35% 肠病毒 20周 体外灭活:酚、低渗缓冲溶液、甲醛、亚硝酸、醚类、十二烷基硫酸钠、氯仿、强酸、强碱、pH及其他氧化剂等。 体内灭活:抗体和干扰素 二、化学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体外灭活 1.破坏病毒蛋白质的化学物质 酚、低渗缓冲溶液环境 2.破坏核酸的化学物质 甲醛、亚硝酸、氨 3.影响病毒脂类被膜的化学物质 醚、十二烷基硫酸钠、氯仿等 体内灭活 1.抗体-直接作用 宿主产生的特异蛋白(病毒是抗原) 2.干扰素-间接作用 宿主产生的糖蛋白,进而诱导抗病毒蛋白产生 三、生物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链霉菌、青霉菌、藻类等会分泌一些抗菌物质。但是,各种链霉菌产生的抗生素对大多数病毒无灭活作用。 藻类产生的抗菌物质如丙烯酸和多酚对病毒有灭活作用。 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三种菌显示抗病毒的活性,病毒的蛋白衣壳可被用作细菌的生长底物。 四、去除和破坏水中病毒的方法 1.水体中病毒的存活 温度是主要影响因素,与病毒类型有关(教材 P15) 2.污水处理过程中对病毒的去除 一级处理:物理过程(过筛,除渣,初级沉淀去除固体废物) 去除病毒效果差,30%左右 二级处理:生物处理(生物吸附,生物降解,和絮凝沉降过程,主要去除氮磷) 去除病毒效果好,99%左右 三级处理:深度处理(生物和化学及物理的处理过程,包括絮凝,沉淀,过滤和消毒过程,进一步去除有机物和氮磷) 去除病毒效果好 思考题 1.病毒的特点 2.病毒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1届上海市杨浦区市东中学高三(上)期中物理试题(学生版).doc VIP
- 2021届上海市杨浦区市东中学高三(上)期中物理试题(教师版).doc VIP
- 上海市2020年上学期杨浦区市东中学高三物理期中试题.docx VIP
-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实验学校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doc VIP
- 教育科研工作总结(范文)与教育科研案例·批评中的教育艺术合集.doc VIP
- 6三维建模.6三维建模.ppt VIP
- 上海市市东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 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VIP
- 2024年度-幼儿园《小手不是用来打人的》PPT课件.ppt VIP
- 大职赛生涯闯关参考答案.docx VIP
-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市东中学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合格考)_20230202233847.doc VIP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