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病毒学研究进展.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HIV病毒学研究进展

HIV病毒学研究进展 HIV病毒学研究进展2009年04月18日星期六下午08:16HIV为RNA逆转录病毒,有两个血清型-I型和II型,它们的遗传学特征非常相似,有广泛的交叉抗原。I型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II型虽然已经发现十余年,但是直到现在,仍旧主要局限在西非呈地方性流行,没有明显地向其它地方蔓延的趋势。血清学资料提示,在II型病毒的流行地区,其流行率和发病率可能也在下降,而I型感染在这些地区正在增加而且正在取代II型成为HIV的主要流行株。 II型病毒的致病力和传染性都比较低,而且感染者的临床进展也比较缓慢。已有报告发现,一个人体内可同时感染不同亚型HIV,而且,一个人的血液中得到的病毒可以与从精液等生殖道分泌液中得到的病毒有差别。 I型目前至少分离出十一个亚型(A~J和O亚型),而且其亚型呈地区分布特性,如B亚型主要在西欧、美国、加勒比和南美洲流行,在泰国和东南亚流行的主要是E亚型。II型有6个亚型(A~F)。 我国流行的主要是HIV-I型,已经检测到其八种亚型,其中B亚型几乎见于我国各个地区,而C亚型主要见于西南和西北地区,E亚型则多见于东南沿海和西南边境地区。1999年我国15省市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首次从基因型上确认我国存在I型和II型混合感染者。 HIV-I型感染人体,要求两个受体的共同作用:1、病毒选择性地吸附于靶细胞的CD4受体;2、gp120的V3区与靶细胞的辅助受体结合,引起gp41与靶细胞膜融合,使病毒核衣壳进入靶细胞。嗜巨噬细胞毒株的辅助受体是CCR5;嗜T细胞毒株的辅助受体是CXCR4。双嗜性毒株的gp120可取用两种辅助受体。感染早期,病毒主要感染巨噬细胞,表现CCR5亲嗜性;感染一段时间后,出现双嗜性过渡性毒株;到发病期,主要感染T细胞,表现CXCR4亲嗜性。病毒从适应CCR5受体到CXCR4受体的亲嗜性转变可能是HIV引起发病的关键。CCR5/CXCR4基因缺失性变异可降低HIV感染机会,延长潜伏期。CCR5两个拷贝都是突变型者对HIV具有自然抵抗力。抗体依赖性的增强病毒感染可能介导HIV感染,即病毒抗体复合物使巨噬细胞和T细胞发生感染,并可能由补体或Fc受体介导。无论何种模式的感染,HIV一旦进入靶细胞,病毒就开始了它自己特有的生命周期。病毒密码通过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蛋白酶(protease)和整合酶(integrase)来表达。病毒RNA在逆转录酶作用下逆转录为病毒DNA;经核酸内切酶和整合酶的作用整合进入宿主细胞染色体DNA中;被整合的病毒DNA转录出病毒基因RNA和信使RNA;合成的病毒蛋白质在蛋白酶作用下产生成熟的HIV颗粒从细胞表面释放出来;病毒再重复这些步骤进行繁殖。 HIV最主要的攻击对象是CD4+T淋巴细胞。在急性感染期,病毒快速复制使血液和淋巴器官中出现高浓度的病毒。随着免疫系统形成对HIV特异的细胞毒性淋巴细胞,血液中的病毒水平开始下降,这种免疫反应可以使病毒的复制和清除间形成一种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表现为血液中的病毒下降到一定水平后固定,称为病毒固定点(Viral set-point)。免疫反应的强度和病毒固定点的高低因人而异,固定点水平高的人疾病可能进展较快。在艾滋病晚期,病人血液中病毒量又会上升到比较高的水平。体内病毒95%以上在淋巴组织的细胞中,仅1%为自由病毒,存在于血浆和组织间液中。但血液中的病毒含量和组织中的病毒含量并非直线相关。 体内98%~99%HIV复制发生在记忆CD4+淋巴细胞中,另外1%~2%的病毒复制在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中进行。在感染急性期,感染者体内就会形成一个持续携带病毒但不活跃复制病毒的CD4+淋巴细胞亚群,称为隐伏病毒库(Latent Reservoirs),这些细胞在整个病程中对保持病毒持续存在起到重要作用,目前使用的抗病毒治疗主要抑制病毒复制过程,对这些不活跃复制的隐伏病毒难以凑效。 HIV感染临床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HIV感染和艾滋病。在CD4+细胞没有受到严重破坏时,感染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一旦HIV大量破坏CD4+细胞,导致人体免疫功能的丧失,就可表现出多系统的症状和损害,其中主要包括机会性感染(卡氏肺囊虫肺炎、白色念珠菌病、隐球菌性脑病、弓形体病等)、肿瘤(如Kapposi氏肉瘤等)、神经系统病变(痴呆等)和全身消耗性症状等,这时感染者就进入了艾滋病阶段。从HIV感染发展到艾滋病可能需要数年到10年时间。 2007年 胸腺是艾滋病病毒变异的主要场所 佛罗里达大学科研人员发现了艾滋病(HIV)病毒在人体内的进化历程,此项发现为确定早期HIV病毒形式,研究新型治疗措施,开发新型治疗药物找到了新方向。该项科研成果发表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ONE)期刊上。 研究人员跟踪观察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