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ix在颈椎前路手术中应用.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Helix在颈椎前路手术中应用

Helix在颈椎前路手术中应用   作者:曾昭池,陆国平,黄友华,温超轮,朱志勇 【摘要】 目的 评价颈椎Helix融合器在颈椎前路融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9年5月—2003年6月,对18例脊髓型颈椎病,11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颈椎前路融合术,小切口入路(3~4cm),椎间盘及部分椎体后缘切除,椎间隙置入带自体松质骨的环状Helix。以手术后X线片及JOA评分分析疗效。结果 29例随访8~24个月,平均l 68个月,置入的Helix无移位、脱出,病变椎间隙恢复正常,术后3~6个月骨性融合。术前JOA评分980分,术后14.72分,二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lt;0.01)。结论 应用Helix椎间融合器行前路融合术创伤小,病人术后恢复快,能早期活动,椎间融合牢固,疗效优良。 【关键词】 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颈椎融合器;颈椎融合术   1999年5月—2003年6月,我科开展小切口颈椎前路Helix椎间融合术29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42~68岁,平均567岁。椎间隙分布:C3~43例,C4~58例, C5~615例,C6~73例。颈椎间盘突出症19例,脊髓型颈椎病10例。   1.2 手术方法 颈丛麻醉,颈部取自然仰伸位,颈后部及颈部两侧各放置沙袋1个。取颈前右侧横切口3~4 cm,高度视施术椎间隙而定。切开皮肤、皮下及颈阔肌后,锐性或钝性分离颈深筋膜,术者用食指向深部分离,通过疏松的内脏鞘及血管神经鞘抵达椎体前方。C臂X光透视确定椎间隙。于椎间隙中部将前纵韧带横形切开,将钻芯扁平状颈部与椎间隙呈平行状插入至深部(15 mm)再将环钻锯套至环钻芯外向深部钻入。当钻至钻芯与环锯之缘平行时,表明已钻入10 mm,继续向深部钻至18~20 mm,注意钻芯是否转动。如钻芯随环锯转动,表明已钻穿椎体后缘。将环锯连同钻芯一并取出,冰盐水冲洗术野后用弧形刮匙对椎体后缘做扩大性减压。丝锥对环形骨洞攻丝,将适合的Helix植入椎间。将术中所取出的椎体松质骨碎骨块捣成骨泥填充于笼中,关闭前盖,放置橡皮引流片,依次缝合切口各层。术后24 h 拔出引流片。   2 结果   手术时间45~110 min,平均70 min。术后住院时间6~10 d,平均8 d;术后3d,在颈部围领制动下下床行走。全部病人均获随访,随访8~52个月,平均38.5个月。术前JOA评分9.80分,术后14.72分。病人术后复查颈椎X线片示:HeliX位置稳定,无移位及脱出,无椎间隙高度丢失(如图1)。术后3~24个月复查颈椎正侧位X线片示:Helix无移位及接触面骨质萎缩、硬化现象,无椎间隙高度丢失。术后3~5个月达骨性融合,融合率100%。    图1 术后颈5~6椎间盘切除Helix椎间置入位置X线正(A)侧(B)位片(略)   3 讨论   3.1 单纯植骨及结合前路钢板内固定存在的问题 目前最常用的是自体髂骨植入法,由于髂骨最主要是松质骨,自身强度差,固定不牢固,有20%~l0%移位脱出,50%~60%的塌陷及椎间隙狭窄发生率[1~3],在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基础上的颈椎前路钛钢板内固定术(ACPS)尽管固定牢固,但手术创伤大,钢板、螺丝钉脱出等并发症时有发生[4]。   3.2 Helix的作用机制及优点 颈椎间盘退变后,导致颈椎不稳,当手术清除病灶,切除椎间盘后,颈椎更加不稳,Hetix的作用原理是置入后早期通过嵌入椎体螺纹的抗剪力效应和上下两端拱石状的抗旋转作用获得早期即时稳定性,而后期由于中空内腔植满松质骨粒在通过周壁上孔隙与上下椎体紧密接触,颈椎轴向压力通过孔隙传达支架内刺激新骨形成及塑形,逐渐获得骨性融合。   3.3 手术注意事项 (1)术前准确测量病变椎间隙厚度,由于椎间隙厚度在椎体前、中、后部不同,一定要以椎体中部最厚处为准,选择适当直径的环钻及Helix。(2)环锯开窗后,开窗孔道内上下椎体终板一定要清除,直至显露上下椎体的松质骨,否则将直接影响椎体的融合。(3)Helix扭入椎间隙时,一定要用比环钻大1~2 mm 的Helix,在颈椎牵引下拧入,以利操作及达到增大椎间隙高度的目的。(4)Helix扭入椎间隙不宜过深,应距后纵韧带3~5mm。Helix尾部应与椎体前缘皮质骨平行,因Helix如完全置入椎体松质骨中,颈部直立受力时,接触Helix的上下椎体松质骨易产生压缩性骨折而导致椎间隙高度丢失[5]。   3.4 术后注意事项 由于Helix术后即时稳定性好,因而术后可早期下床活动,这样既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又能对各种卧床所引起的并发症有预防作用,但由于植骨融合需要3个月左右。在融合前为避免椎体松质骨压缩塌陷致椎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