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诊疗常规书(儿科分册)(印3本)
PAGE
PAGE 91
儿科诊疗常规
营养缺乏性疾病
营养不良
定义:营养不良又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
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史多有长期喂养不当、消化吸收障碍或(及)患寄生虫等慢性疾病史。
临床表现:体重不增或皮下脂肪减少是最早出现的症状。皮下脂肪消减的顺序:自腹部开始,依次为胸、背、腰、四肢及臀部,最后为面颊部。
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可将营养不良分成轻、中、重三度(表1-1)。
表7-1婴幼儿不同程度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
营养不良程度
I度(轻)
Ⅱ度(中)
Ⅲ度(重)
体重低于于均值
腹部皮裙厚度
身高(长)
消瘦
皮肤
肌张力
精神状态
15%~25%
0.8~0.4cm
正常
不明显
干燥
正常
正常
25%~40%
0.4cm
低于正常
明显
干燥、苍白
明显降低、肌肉松弛
烦燥不安
40%以上
消失
明显低于正常
皮包骨样
苍白、干皱、无弹性
肌张力低下、肌肉萎缩
委靡、反应低下、控制与烦燥交替
诊断及鉴别诊断:按临床表现不同,营养不良又可分为三型。
1.消瘦型 以能量缺乏为主,消瘦为主要特征。实验室检查,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正常。病理上肝脏无形态学改变。
2.水肿型 以蛋白质缺乏为主,水肿为主要特征。临床除有水肿外,还伴有毛发稀疏、干燥、失去光泽,黑发变成红棕色,皮肤色素沉着或脱屑、溃疡,皮炎与脂肪肝等表现,又称为夸希奥科(Kwashior)症。
3.混合型 消瘦和水肿同时存在。
有时小儿呈虚胖状,面色苍白,肌肉松弛,或伴下肢浮肿,这是长期用淀粉类喂养,蛋白质缺乏的表现,称“泥膏样”体质。婴儿常表现为免疫低下,易感染。
营养不良病人经常合并有缺铁性贫血,多种维生素缺乏,腹泻,继发感染。
治疗原则: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注意除蛋白质和热量供应不足外,还存在多种营养素缺乏。
(一)首先重视三个问题,即电解质紊乱、感染和贫血。(二)调整饮食、补充营养,加强护理。必须遵守逐步增加,由少到多的原则。补充优质蛋白及各种维生素,适当补充钾、腹泻控制后可给予铁剂。
1.能量的供给也由少渐增
2.蛋白质摄入量从每日1.5g/kg开始逐步加至3.0~4.5g/kg。严重病儿可输少量血浆或全血。
药物治疗:
1.给予各种消化酶帮助消化。
2.补充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多次输氨基酸混合液。
3.食欲明显减退,可用小剂量苯丙酸诺龙0.5—1.0mg/kg,每周1—2次,连用2—3周或胰岛素,后者每天1次,每次皮下注射2~3u,可连续用1—2周,使用前先口服10~20g葡萄糖,以防低血糖。
4.重者可输血浆或全血。必要时白蛋白静脉应用。
5.营养不良约有2/3者缺锌或其他微量元素,应补充锌制剂,每日服元素锌0.5—1mg/kg。可用ZnSO4,每日5~10mg/kg,疗程一般不少于3~6个月。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定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儿(3岁以下)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主要的病因是维生素D缺乏,由于维生素D的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钙盐不能正常沉积于骨骼中,影响骨骼发育而出现骨骼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病因与发病机制:
导致维生素D缺乏的因素有四方面:
阳光照射不足:阳光照射不足,使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不能转变为胆骨化醇(VD3)这是人体同获取VD的主要来源,又称内源性来源;
VD的摄入不足:乳类(母、牛乳)中维生素D含量均低,不能满足婴儿生长需要,若不及时补充VD,户外活动又少会导致VD缺乏;
生长发育过快:婴儿、早产儿、双胎或多胎儿,他们的生长发育速度很快,需要量大,易致相对缺乏,应注意补充或提前补充;
疾病:
1、肠道疾病:如腹泻,影响VD和钙磷的吸收或丢失增加;
2、肝肾疾病:影响VD的代谢或活化,使体内活性VD减少,实际上是VD缺乏。
临床表现:本病在临床上可分期如下:
(一)早期:生后2-3个月起病,主要表现:睡眠不安、哭闹、夜惊、多汗、枕秃等。
(二)激期:主要是骨骼改变,其次是肌肉韧带松驰。
骨骼改变:
1头部:颅骨软化:3-6个月小儿出现,用手指尖压枕骨或顶骨的后部,可有压乒乓球的感觉,此体征是最有活动期诊断价值,又是最早出现的体征;方颅:7-9个月患儿可出现,正前位观看小儿双侧额骨由于骨样组织堆积形成方颅;前囟迟闭:1岁半后未关闭;出牙迟:10个月后口腔内无牙或出牙数不足。
2胸部:1)肋骨串珠:用手触摸可发现胸部肋骨处有半球状隆起;
2)鸡胸:胸部的正中前位的胸骨有隆突;
3)肋膈沟:肋骨软化受膈肌牵拉而内陷,形成一条浅的横沟。
3四肢:手镯、足镯;O形腿或X形腿
4脊柱:弯曲,以后实多见(猫背)
肌肉韧带松驰:坐、立、行等运动功能发育慢,腰部膨隆。
血生化:血钙稍低、血磷明显下降、钙磷乘积下降、碱性磷酸酶增高(>200IU)
X光:长骨干骺端膨大,临时钙化带模糊或消失,骨干骨密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