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穴配伍在临床急症中应用
原穴配伍在临床急症中应用 【摘要】 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原穴的变化,可推断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状态,也能诊断脏腑经络的病变,进而对疾病的预后转归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原穴的配伍是以原穴配合相应的特定穴治疗疾病的方法。原穴调理相应的脏腑,特定穴依具一定的功能以加强疗效。具有选穴少、见效快的特点,对于治疗急、重症,效果肯定。应用原穴配伍为针刺治疗急、重症提供了一条途径。 【关键词】 原穴; 配伍;急症 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所属的原穴,故名“十二原”。《灵枢·九针十二原》(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版)曰:“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故原穴反映脏腑及十二经脉的病变。因此,据原穴的反应变化,不但可推断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状态,而且也能诊断脏腑经络病变,进而对疾病的预后转归也有指导意义。由此可见,原穴在临床上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1 原穴在诊断上的应用 通过望诊、按诊来判定疾病的性质和部位。望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望原穴区域有无出现红晕、苍白、青紫等色泽变化;二望原穴有无瘀斑、丘疹、凹陷等形态异常反映,以诊断疾病的病位、病性。如:太渊见点状红赤或伴有丘疹,乃为肺热咳嗽等。按诊:用指腹按压原穴测知异常感觉和形态变化。如:按压穴区出现胀痛、灼热、针刺、触电样感觉等,一般有急性或炎性病变,酸麻感多属慢性病,麻木则为顽固性疾病,形态异常如条索状、结节状等一般多属慢性病。 2 原穴的配伍规律及应用 原穴可单独使用,但大部分常与某些特定穴相互配合使用,以促进经气输布,增强治疗功效,调整内脏功能。 2.1 脏腑原穴相配 此为五脏原穴与六腑原穴阴阳上下、刚柔相济的配穴法,适用于内脏有病而症状主要反映在体表器官的病变。阴经治内脏,阳经治体表器官,内脏病证反映在体表器官时,取阳经原穴配阴经原穴,配穴原则是:“少阴配少阳,太阴配太阳,厥阴配阳明”。原原相配为五脏原穴与六腑原穴相配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内脏有病同时出现相应体表器官的病变。阴经原穴治疗内脏病,阳经原穴治疗体表器官疾患,标本同治,以增强疗效。如阴虚肝旺的头晕目眩或郁怒伤肝的手足拘挛证,则取肝经原穴太冲,配阳明经原穴合谷,二穴结合,阴阳上下,刚柔相济,同气相求,称为“四关”,颇具养血理气,平肝熄风,通经除湿之功。 原原相配治眩晕(高血压危象):患者,女,70岁。1994年5月7日初诊。病史:患者争吵后,突感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心悸、烦躁,不能直立。查病人面色赤红,双目紧闭,手足拘挛,汗出,头痛以巅顶为主。血压32/15kPa,舌淡红苔白,脉弦数。辨证:肝阳上亢,治则:平肝潜阳,缓急止痛。急取太冲、合谷,用泻法。进针5min后,患者自诉头晕、头 痛减轻,目可睁开,继续留针,隔5min行针1次。30min后,血压降至19/12kPa,患者诉头痛已除,略有些头晕,余症消 失。嘱患者服用降压药以巩固疗效。体会: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范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患者因暴怒引动肝阳,上扰清窍,发为眩晕头痛。取足厥阴肝经之原穴太冲,平肝熄风,疏肝理气;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合谷,清热祛风,开窍醒志,二穴相配,又名四关,共奏平熄肝风、活血通络、调和阴阳之效,使诸症消失。 2.2 原俞相配 将本脏腑原穴与相应的背俞穴相配,取其原穴与背俞穴在主治性能上的共性,以相互协同增强疗效的一种配穴法。就其主治性而言,原穴擅扶正祛邪,俞穴偏调阴病,对各脏腑之虚证功效尤著。 原俞穴相合治疗蛔厥证:患者,男,6岁。患者因右上腹部阵发性绞痛而来诊,自诉疼痛呈钻顶样,恶心欲吐,家属代诉患者或翻滚号叫,或蜷缩于床,或疼痛若失。冷汗淋漓。查右肋下有压痛,无腹肌紧张、双侧胆俞穴压痛明显,舌苔白腻,脉弦。证属胆蛔乱窜,气机逆乱。取穴:丘墟、胆俞。先取远端丘墟穴,再取背部胆俞穴,患者立即感到钻顶样疼痛有所减轻,遂强刺激,每5min行针1次,留针1h。出针后,患者自诉已无明显不适,后用上法连续针刺3天,未再发作。 2.3 原络相配 可分表里经和同经原络相配等形式。表里经原络相配,适用于兼有表经或里经有病者,如手太阴肺经有病出现咳喘气促、齿痛、便秘等证,可取肺经太渊为主,辅以大肠经偏历为客。同经原络相配,是对由内伤、外感演成的诸种慢性疾病,在取本经的原穴同时,常配本经的络穴以协同治疗。如久咳不愈,取肺经原穴太渊透刺络穴列缺;必悸胸痛,取心包经原穴大陵透络穴内关等,均收效颇佳。 原络相配治心悸(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女,62岁。1993年10月9日初诊。病史:平素体虚,因情绪激动突感心悸、胸闷、气短、汗出、乏力。刻诊:心率180次/min,律齐,面色苍白,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