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地”与“自然”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史研究”(项目批准号13ZD072)中期成果之一
“天地”与“自然”
——中国古代关于“自然”的概念
陈望衡
(武汉大学)
摘要: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自然,主要有两个概念:“天地”、“自然”。“天地”的最大功能是孕育生命,具有生态的意义。天地具有神圣性。人参与天地的创造。“自然”不是指物质,而是指物质的一种性质,此性质为自然而然,即本性。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地”、“自然”人概念,其深刻内涵对于当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天地、自然。
什么叫“自然”?查《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它是这样被定义的:“自然或自然界,广义上指一切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即处在多种形式中包括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在这个意义上与物质、宇宙、世界是同一系列的概念;狭义上指社会之外非人工造成的整个无机界和有机界的一切事物,是各门自然科学以及一般自然观所研究、把握的客体。”[1]770就现在运用“自然”这一概念的实际来看,“自然”概念的广义很少用,用的大多是狭义。狭义上的“自然”有一个基本点,就是与社会相对,与人工相对。在古代汉语中,与现今“自然”概念完全一致的概念没有,多是与之近似的概念,其中,最具哲学意味的是两个概念——“天地”与“自然”。
一、天地
“天地”在古汉语中最初是分开来用的,出现很早,甲骨文中有天字,画作正面站立的人:,人头上有一四边形的圈,表示头顶的空间。已发现的甲骨文中没有地字,金文中有。《说文解字》释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2]7;释地:“元气初分,轻清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从土,也声。”[2]286。最早将天与地合成一词,且赋予深刻的哲学含义的是《周易》。《周易》中的《易经》部分,天、地是分用的;其《易传》部分,既有天、地的分用,也有天、地的合用。分用的天有时相当于天地。合用的天、地则形成一个概念,此概念相当于现今的自然。从《易传》中对“天地”一词的运用来看,天地具有如下几种重要性质:
第一,天地是与人相对的。《系辞下传》云:“《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3]157,朱熹对这句话有个解释:“三画已具三才,重之故六,而以上二爻为天,中二爻为人,下二爻为地。”[3]157,这话清楚地将人与天、地区分开来了,人处于天地之间。天、地、人是为三才,即构成宇宙的三种材料,实际上也可以分为两种,天地合为一种,人为一种。这种区分,与现代的狭义的自然观,将自然与人对立并区分开来,很一致。
第二,天地广大悉备。《系辞上传》云:“广大配天地”[3]140;《序卦传》云“盈天地之间,唯万物”[3]165。《中庸》认为天地无穷地大,它说:“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4]55
第三,天地是万物的母体。说是母体,一是生万物。《系辞下传》云:“天地之大德曰生”[3]150。另,《序卦传》云:“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3]165。二是养万物。颐卦《彖传》云:“天地养万物。”[3]74。这种理解与当今的自然概念亦是一致的。
“天地大德曰生”,这“生”的概念,包含生命与生态两个方面的内涵。虽然《周易》将人的生命置于首要位置,但没有忽视别物的生命,而且总是将人的生命与别物的生命联系起来。它强调的生,是万物的生,而不是人这一物的生。无妄卦《象传》云:“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3]71朱熹解释此句,云:“天下雷行,震动发生,万物各正其性命,是物物而与之以无妄也。先王法此以对时育万物,因其所性而不为私焉。”[3]71“对时育万物”,按照时令培育万物,强调“时”对育万物的重要性。所谓“因其所性而不为私焉”,就是要求破除人类中心主义即“不为私”,尊重他物生存与发展的权利,即尊重“其所性”。
在中国古代哲学看来,天地不是现代自然概念所强调的“客观”的“物质”的世界,而是欣欣向荣的生命的、生态的世界。正是因为重视生命及生态,所以,天地概念没有过于强调“三才”的区分。虽然从宇宙的构成来说,有天、地、人“三才”,但从生命的意义上来说,“三才”实为一体,人这一“才”,其生来自天地;其养也来自天地。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说,其基础其实来自这里,它的本质是生命与生态意义上的天人一体性。
重视生命以及重视生态是中国天地概念的精髓。
第四,天地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庄子》则将天地的运行规律概括成“正”,说要“乘天地之正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7—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解(人教版必修3分课汇总).doc
- 2007年获准甘肃高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文科) - 西北师范大学.doc
- 2008年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抽查结果.doc
-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数学(文史类) 第ⅰ卷 .doc
- 2008第四届世界废金属大会 - 金属废料资源网.doc
- 2009年度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 湖南省科技厅.doc
- 2009年第1季度耐药统计 -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doc
- 2009年第4期(总第4期) 我们发现,在我国负债融资与企业价值之间的 .doc
- 20101020034736_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概述 - 信息技术与教学优化.ppt
- 2010年国家级教学团队申报指南 -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doc
- “汽车”的出现,正融入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形态,汽车的出现,让短时间跨越 .doc
- “法学院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大讨论”活动 简 报 第2期 “法学院大学生核心 .doc
- “爱信诺”乒乓球比赛圆满结束 -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doc
- “食牛报应”观中折射出的宋代耕牛保护 - 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 泰山学院.doc
- 《三字经》全文解释 - 一耽学堂.doc
- 《三次函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解析 三次函数是中学数学利用导数 .doc
- 《〈老子〉五章》教案 一、教学要求 1 了解老子的生平和哲学观 2 把握 .doc
- “诚信中国北斗奖”参评企业申报书 - 中国诚信企业家大会.doc
- 《关于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 - 北京化工大学.doc
- 《中国文学史专题一》.doc
最近下载
- 职业技术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docx VIP
- 材料力学课堂教学(中文版)-范钦珊-材料力学-第2章.ppt VIP
- 售后服务承诺书范文(精选7篇).docx VIP
- 《AIGC应用实战:写作、绘图、视频制作、直播》课件 第六章 AI视频制作.pptx VIP
- 南充市阆中市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doc VIP
- 中国国家标准 GB 16796-2022安全防范报警设备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AIGC应用实战:写作、绘图、视频制作、直播》课件 第五章 Stable Diffusion的使用方法.pptx VIP
- 工程造价结算审计的方法和技巧.docx VIP
- 材料力学课堂教学(中文版)-范钦珊-第1章 基本概念.ppt VIP
- 学生奶采购配送服务方案(技术标).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