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十册18课《白杨》.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第十册18课《白杨》

小学语文第十册18课《白杨》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四小学 陈立华 一、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位边疆建设者在火车上向子女们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服从祖国需要,为边疆建设做贡献的志向以及希望子女也能扎根边疆的愿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感悟人物的言行和心理,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了解白杨的特点,体会爸爸服从做过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对下一代的希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白杨的特点。 难点:理解爸爸介绍白杨,实际是表白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情感以及希望下一代也像他一样的愿望。 四、教学准备 1、戈壁滩的视频文件。 2、往日新疆的资料。 3、现在的新疆的资料。 4、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资料。 6、相关的文字资料。 七、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对边疆的荒凉有感性的认识。 1、(播放视频文件)教师语言导入:几十年前,新疆的大部分土地是这样的:目之所及是茫茫的大戈壁,这里没有山水,也没有人烟,有的只是满地沙石。大风一起,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混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同学们,看到这里,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视频停止) 2、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一起齐读描写大戈壁荒凉景象的内容。 3、(继续播放视频)列车行进在这人迹罕至的茫茫戈壁滩上,向窗外望去,映入眼帘的是那高大挺秀的身影,这就是生长在铁路沿线的白杨树。(定格在“白杨树”) 二、了解物的特点——白杨树的特点。 1、文中是怎样描写白杨树的呢?请你自己快速浏览课文的4——13自然段,把描写白杨树的句子画下来。 师:这也是爸爸心中的白杨树,请你把这部分内容画下来。(屏幕出示文字) 2、我们就来重点学习描写白杨树的这部分内容,请大家默读这段话,结合重点词想一想:爸爸心中的白杨树是怎样的?简单做批注。 (1)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板书:高大挺秀) 指名朗读2、3人,教师范读: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 (屏幕出示白杨树的图片)指名读2人。 (2)(屏幕显示)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适应能力特别强,在哪儿都能生长)指名读2人 (3)白杨树对自己的生存环境不加选择,那你们认为哪儿需要它呢? (戈壁滩需要它)是怎样的戈壁滩需要它?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火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 指名读3人,朗读评价反馈: 虽然这里的土地荒凉、贫瘠,但是白杨树仍旧要在这里生根; 虽然没有水的滋养,但是白杨树依旧可以发芽; 虽然这里人烟稀少,但是白杨树依然可以长出粗壮的枝干。 (4)师:此时此刻,你想用什么样的词来形容戈壁滩上的白杨树呢? (不择环境的白杨树、生命力强的白杨树……) 板书:因需要而生长 (5)(出示)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齐读)再读一读这句话,爸爸心中的白杨树还是怎样的? 板书:遇困难更坚强 3、启发学生想象。评价朗读: 漫天卷地的风沙吹不垮它,白杨树像城墙一样巍然屹立; 狂风暴雪压不倒它,白杨树“咬定青山不放松”; 寸草不生,出现裂纹的土地又有何惧,白杨树就像沙漠里的骆驼一样耐旱耐渴; 洪水如猛兽袭来又有何畏,白杨树坚如磐石,它就是这戈壁滩的中流砥柱,岿然不动。 齐读 4、过渡:在爸爸心中,白杨树是高大挺秀的,白杨树是因需要而生长的,是遇困难而更加坚强的。 三、领会爸爸的心愿。 1、师:孩子,你认为爸爸此时只是在向你介绍白杨树吗? (1)出示: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15自然段,想想爸爸心中的白杨树,体会爸爸在表白他的什么心呢? 爸爸、妈妈自愿去新疆工作,是因为新疆需要他们去建设。 爸爸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是希望孩子们也能建设新疆。 新疆是个土地贫瘠,条件恶劣的地方。 (2)爸爸直接表白自己的心愿不就好了吗?为什么要对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呢? 爸爸把白杨树当作自己的代言人,他想告诉孩子们: 出示:我就像白杨树一样…… 出示:爸爸不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他也在表白自己一颗( )的心。 (3)引导朗读:你们能表达出爸爸妈妈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心愿吗? 出示: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齐读) 你们能表达出爸爸妈妈这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的火一样的热情吗?(齐读) 你们能表达出爸爸要建设好边疆这坚定的信念吗?(齐读) 2、师:通过爸爸的叙说,现在,孩子们多了一些知识:(出示) 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生根了。而它们不管在哪里,总是那么直,那么高大。(齐读) 师:是的,荒凉的戈壁需要白杨树。 贫穷的新疆更需要建设者。听了爸爸的表白,孩子们又多了一些知识。 出示: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的白杨树,也有许许多多的像白杨树一样的(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