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经皮胸腔细针吸取活检临床应用(附68例报告).docVIP

CT引导下经皮胸腔细针吸取活检临床应用(附68例报告).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T引导下经皮胸腔细针吸取活检临床应用(附68例报告)

CT引导下经皮胸腔细针吸取活检临床应用(附68例报告)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不断进展,在CT引导下,经皮胸腔细针吸收活检目前已成为对肺外周型肿块以及肺弥漫性病变和纵膈、胸膜疾患定性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具有快速、简便、安全和高度准确的优越性。我院自2004年11月以来,在CT引导下行经皮胸腔细针吸收活检68例,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1月至2006年6月吉林省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其中男47例,女21例,年龄24~71岁;本组检查对象为影像学提示肺外周型肿块及肺的弥漫性病变和纵膈肿块,而3次痰细胞学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阴性的病例共68例。 1.2 CT诊断机及穿刺针 应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CT/e型全身螺旋CT扫描机、穿刺针采用日本18 g与21 g细针,外径0.8 mm,内径0.6 mm,长170 mm,引导针外径1.3 mm,内径1.0 mm,长90 mm。 1.3 定位及针吸活检方法 1.3.1 经皮针吸细胞检查 采用美国GE公司CT/e螺旋CT机进行胸部平扫,纵膈和肺门病状须增强扫描,根据病壮位置选择仰卧位、俯卧位或侧卧位,靠近胸壁采用仰卧位,靠近后胸壁采用俯卧位,靠近侧胸壁采用侧卧位。避开胸骨、肋骨、肩胛骨及大血管,确定行针路径,测量深度,角度及进针距离,常规消毒铺洞巾,2%利多卡因10 ml稀释后局部麻醉,使用日本18 g与21 g细针,按预算角度及深度进针,确定针尖抵达病状进行取材。 1.3.2 经皮穿刺吸取组织标本采用穿刺切割法 在CT导引下,将21 g切割针插到肿物边缘处。此时提拉针栓呈负压状态,予以固定,保持负压,针芯回缩露出针尖切割缘,将针尖刺入肿物内,旋转以离断组织块。 1.4 细胞学检查分极 Ⅰ级为良性细胞;Ⅱa级细胞核具有轻度异型性;Ⅱb级细胞核呈较明显异型性,但合肥市属良性;Ⅲ级为可疑恶性细胞;Ⅳ级为高度可疑恶性细胞,V级为肯定恶性细胞。 1.5 统计方法 本文计算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的方法及公式如下:? TP?真阳性 FP?假阳性? TN?真阴性 FN?假阴性? 敏感性=TPPT+FN×100%? 特异性=TNTN+NP×100%? 总准确率=TP+TNTP+FP+TM+FN×100% 2 结果? 本组68例穿刺吸出物全部做细胞涂片,根据适应证选择其中40例,同时吸取组织块做石蜡切片。本组涂片经细胞学诊断为恶性肿瘤者40例,其中鳞癌11例,腺癌12例,细支气管肺泡癌4例,小细胞癌7例,恶性肿瘤细胞不能确定类型者3例,纵膈淋巴瘤1例,肺淋巴瘤1例,转移性肉瘤1例,良性病变28例。40例吸取组织块石蜡切片病例诊断,其中恶性肿瘤26例(包括肺腺癌5例,细支气管肺泡癌2例,鳞癌7例,小细胞癌7例,肺淋巴瘤1例,小细胞间皮瘤1例,低分化癌3例),良性病变14例,本组细针活检后行胸手术者4例,术后病理诊断纵膈平滑肌瘤1例。? 68例经细胞学,40例细胞学及组织学两种方法共检出43例恶性肿瘤。细胞学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有40例,良性病变28例(其中有3例假阴性,这3例病例类型为高、低分化腺癌及未分化癌各1例,而细胞学报告均为Ⅱb级)??[1]?。经吸取组织块作病理检查和术后病理诊断,包括临床治疗观察与随访证实,细胞学检查敏感度为93%,特异性100%(无假阳性),总准确率95.6%与文献??[1]?报道一致。 3 讨论? 过去胸腔内肿瘤术前或化疗前得病理诊断主要依靠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气管镜活检及X线透镜下穿刺活检??[2?3]?。但是痰液细胞学检查阳性率很低,外周肺部肿块时纤维支气管镜不易到达,X线透视下穿刺活检时气胸发生率高,气胸10%,血胸为44%。CT导向经皮胸腔细针吸取活检,迂于实质性结节、肿块及弥漫性病变。由于采用细刺其口径小,组织操作也小,故并发气胸、出血机会少。CT导向经皮肺穿刺是在荧光屏上连续显示刺针行径和针尖到达的位置,可严格控制穿刺的深度,使针尖始终在肺部肿块内,近似直视下穿刺,故一般不会损伤肺组织而造成气胸等并发症,本组68例穿刺后复查胸片无一例出现合并症。? 尽管采用细针穿刺并发症少,但由于针细只能吸取少量细胞,有时存在一定数量的假阴性。正如本组中的3例,因取材不当,细胞成分少,而误诊为Ⅱb级,且事后复阅原细胞涂片仍未见肿瘤细胞,故我们认为,当病例穿刺结果与临床及影像诊断不符时,应重复穿刺或与病理对照。细支气管肺泡癌与肺的普通腺瘤不同,其组织发生、组织学分型及病理形态,诊断标准等均自成一格,所以针吸细胞形态亦往往有特点。本组中BAC 4例,针吸细胞涂片中见癌细胞分化均较好,细胞为小圆形,卵圆形,散在分布,有成团者,通常数个细胞相聚。紧密排列,相互重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