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年级古诗鉴赏校本教材
目 录 1. 己亥杂诗…………… 第2页 2. 丑奴儿……………第3页 3. 早梅……………第4页 4. 渔家傲……………第5页 5. 忆王孙……………第6页 6. 观沧海……………第7页 7. 登飞来峰 ……………第8页 8. 冬夜读书示子聿……………第9页 9. 逢入京使……………第10页 10.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第11页 11. 声声慢……………第12页 12. 乌衣巷……………第13页 13. 少年行(其一) ……………第14页 14. 少年行(其二)……………第15页 15. 少年行(其三)……………第16页 16. 少年行(其四)……………第17页 17. 赠刘景文……………第18页 18. 泊秦淮……………第19页 19. 水调歌头……………第20页 20. 如梦令……………第21页 1、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一、作者我知道 龚自珍(1792-1841),又名巩祚(zuò),字璱(sè)人,号定庵,近代 HYPERLINK /view/67073.htm \t _blank 思想家、文学家及 HYPERLINK /view/304035.htm \t _blank 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 HYPERLINK /view/37773.htm \t _blank 举人,38岁中 HYPERLINK /view/1076.htm \t _blank 进士。曾任 HYPERLINK /view/57736.htm \t _blank 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 HYPERLINK /view/7659.htm \t _blank 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 HYPERLINK /view/56498.htm \t _blank 丹阳云阳书院。他的 HYPERLINK /view/2940727.htm \t _blank 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 HYPERLINK /view/604202.htm \t _blank 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 HYPERLINK /view/40470.htm \t _blank 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 HYPERLINK /view/42972.htm \t _blank 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二、译文注释 ①.这是《己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九州:中国。 ②.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③.恃(shì):依靠。 ④.喑(yīn):哑。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究:终究、毕竟。 ⑤.天公:造物主。重:重新。抖擞:振作精神。 ⑥.降:降生。 三、原文大意 只有风雪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四、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诗人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2、丑奴儿 [宋]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新凉好个秋。 一、作者我知道 辛弃疾,生于1140年5月28日,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南宋爱国词人。他出生时家乡已被金所占领,二十一岁参加耿京领导的抗金起义军,任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转江阴签判,他不顾官职低微,进《九议》、《美芹十论》等奏疏,具体分析南北政治军事形势,提出加强实力、适时进兵、恢复中原、统一中国的大计,均未被采纳。后任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湖北转运副使、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等,任职期间,都采取积极措施召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豪强以利国便民。后被诬落职,先后在信州上饶、铅山两地闲居近二十年。晚年被起用知绍兴府兼浙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