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治疗偏头痛38例临床观察
中药治疗偏头痛38例临床观察
摘 要 目的:探讨由中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偏头痛患者采用中药内服兼外用治疗,并与西医常规治疗对照观察。结果:中药治疗组临床治愈率42.1%,总有效率94.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病程特点:反复发作或持续性头痛;头痛发作和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可以数分钟到数日。
治疗方法:①治疗组:患者发作期间的治疗:予细辛、羌活、川芎各10g,白芷20g,共研细末,左侧头痛,用无菌干棉球蘸少许药粉吸入右鼻孔内;右侧头痛时吸入左鼻孔内。一般15分钟左右头痛即止。缓解期的治疗:服用清空膏加减。基础方:羌活、防风、川芎、炙甘草、黄芩、白芍各10g,柴胡、黄连各6g;呕吐加生姜、竹茹各9g;血压偏高者加苦丁茶、夏枯草各9g;阵发性发作者加全蝎、僵蚕各6克,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14天1疗程,连续用药1个疗程。②对照组: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0.3~0.6g/次,3~4次/日,1天用量不超过2g;伴呕吐者加用多潘立酮10mg/次,2~3次/日,饭前15~30分钟服用;平时预防性治疗:口服氟桂利嗪10mg,每晚1次。疗程同治疗组。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国际头痛协会标准分为4级:①Ⅰ级:不痛;②Ⅱ级:轻度痛,但不影响活动;③Ⅲ级:中度痛,但不停止活动;④Ⅳ级:重度痛,不能参加活动。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临床痊愈: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①显效:疼痛强度减轻2级,伴随症状减轻,或发作次数或疼痛持续时间减少2/3以上;②有效:疼痛强度减轻1级,或发作间隔时间延长或头痛持续时间缩短不足2/3;③无效:疼痛强度减轻不足1级,或头痛持续时间缩短不足1/3,或疼痛加重,持续时间延长。
结 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42.1%,总有效率94.7%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2%,对照组39.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讨 论
偏头痛的病因以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在动物实验中与偏头痛发病关系密切的是5—HT1受体,其亚型5—HT1D受体的作用很重要,它主要分布于大脑脉络丛血管,能调节血流变化。临床研究发现抗偏头痛药物的效应主要和5—HT1D受体及5—HT1B受体有关2。西医对偏头痛多为对症治疗,治愈率不高,而且容易复发。
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髓海所在,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故六淫之邪外袭,上犯巅顶,邪气稽留,阻抑清阳,或内伤诸疾,导致气血逆乱,瘀阻经络,脑失所养,均可发生头痛;尚有一种偏头风,又称偏头痛,其痛暴发,痛势甚剧,或左或右,或连及眼、齿,痛止则如常人,多系肝经风火所致。治宜平肝熄风清热为主。盖川芎最止头痛,非用细辛则不能直上于巅顶,非用白芷则不能尽解其邪气而遍达于经络也。然而三药过于辛散,邪气散而真气亦散矣,故外用之。清空膏出自金元时期名医李东垣《东垣试效方》。主治偏正头痛,年深久不愈者。善疗风湿热头痛,上壅头目及脑疼不止者。除血虚头痛不治。夫川芎,止头痛者也,然而川芎不单止头痛,同白芍用之,尤能平肝之气以生肝之血,肝之血生而胆汁亦生,无干燥之苦,而后羌活用之,自能上助川芎,以散头风矣。况又益之柴胡以开郁,甘草以调和其滞气,则肝胆尽舒而风于何藏,故头痛顿除也。现代药理学研究还证实3,川芎、白芍等的有效成分川芎嗪等易通过血脑屏障,可改善脑血液循环和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并对抗5—HT的作用。以上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4,而且不良反应优于对照组,说明中药治疗该病具有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新志,韩群英,郭学芳.中风脑病诊疗全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795—797.
2 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882—2887.
3 陈士铎.辨证奇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63—67.
4 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29—134.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