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不同证型头痛临床疗效研究.docVIP

中药治疗不同证型头痛临床疗效研究.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治疗不同证型头痛临床疗效研究

中药治疗不同证型头痛临床疗效研究头痛是常见的一个临床症状,西医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中医治疗头痛有丰富的临床经验。2006~2010年收治患者512例。拟滋阴平肝止痛汤、化痰止头痛汤、温阳补虚汤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诊断标准:按卫生部药政司1993《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制定。①阴虚阳亢:头痛,耳鸣,恼怒而加重,头胀,心烦,舌红,脉弦或弦细;②痰浊上扰:头痛头重,或伴天旋地转,恶心呕吐,苔腻,脉滑;③气虚清阳不升:头痛,劳累后加重,神疲乏力,畏寒,舌淡,脉细弱。 治疗方法:512例患者随机分汤药组、西药组、汤药加西药组3组。①汤药组:辨证分型分阴虚阳亢、痰湿、气虚清阳不升,分别给予化痰止痛汤(药物组成:半夏、天麻、白术、茯苓、旋覆花、生姜)、滋阴养肝止痛汤(药物组成:天麻、知母、青蒿、女贞子、旱莲草)、温阳补虚汤(药物组成:黄芪、白术、党参、当归、陈皮、升麻、仙灵脾),日1剂,分2次服。②西药组:口服尼莫地平片40mg,日3次。③汤药+西药组:在汤药组基础上,加上尼莫地平片40mg,日3次。三组疗程均为14天。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描述性统计,指出均数、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发生率、可信区间、发生频数等。推断性统计,校正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等。有一次治疗后数据的脱落病例计入全数据集进行疗效分析,用药后无检测数据的病例为剔除病例,剔除病例不计算疗效。 结果 一般资料:512例患者中,汤药组170例,西药组172例,汤药+西药组170例;其中轻度患者462例,重度患者50例;脱落58例,剔除84例。汤药组完成122例,脱落26例,剔除22例;西药组完成126例,脱落16例,剔除30例;汤药+西药组完成122例,脱落16例,剔除32例。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辨证类型分布:阴虚阳亢证166例,痰湿证244例,气虚清阳不升证102例。男186例,女316例,男女比例约为1:1?75。中药组男74例,女96例;西药组男48例,女124例;中药+西药组男64例,女106例。经交叉表卡方检验,各组男女比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4?606,P=0?100)。 病种构成:本组病例所涉及疾病中偏头痛292例,紧张性头痛66例,神经性头痛50例,丛集性8例,脑血管病40例(脑梗死38例,脑出血2例),非特异性头痛28例。 评分情况:3组患者治疗前后之间持续时间得分、发作频率得分、头痛程度评分、头痛残障调查评分等基线指标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均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前后总分减分值比较,汤药组与西药组有显著性差异,汤药组优于西药组(P=0?048)。 不同证型疗效比较:头痛残障调查治疗前后减分值进行方差分析,结果阴虚阳亢型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痰湿型汤药组疗效优于汤药加西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气虚清阳不升汤药+西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6)。 讨论 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广义的泛指头痛者,可涉及神经科、内科、外科等多个学科,本研究纳入病例即涵盖了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等。研究表明,汤药组的DHI减分值高于西药组并有明显的差异,同时以中医辨证再进行比较,痰湿型和清阳不升头痛的汤药疗效较好,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阴虚阳亢型的汤药治疗与西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疗效差异,可能不同证型的病种构成比例不同,而不同性质的疾病其自身特点决定了起效快慢、疗效优劣有一定差异。在3种证型偏头痛的比例都较高,分别为阴虚阳亢型中占43?1%,痰湿型中占33%,清阳不升型中占33?3%;而清阳不升型和痰湿型中偏头痛的比例明显高于阴虚阳亢型,但阴虚阳亢型在脑梗死中占19?2%,远远大于清阳不升型的2?4%和痰湿型的4?7%。疗程为14天,汤药组方可能需进一步优化。阴虚阳亢型针对的是阴虚阳亢、肝风上扰的患者,其病性属本虚标实,肝肾阴虚是病机之本。滋阴养肝止痛汤中平肝、熄风、清热作用较强,其中天麻、白蒺藜、桑叶均为平肝熄风之品;青蒿功能清透虚热;知母虽有滋阴功效,但其更长于清热泻火,入肺肾经,为二经气分药,《本草纲目》说:“肾苦燥,宜食辛以润之;肺苦逆,宜食苦以泻之。知母之辛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泻火,乃二经气分药也。”《本草通玄》记载:“知母苦寒,气味俱厚,沉而下降,为肾经本药。……泻有余之相火,理消渴之烦蒸,凡止咳安胎,莫非清火之用。……盖苦寒之味,行天地肃杀之令,非长养万物者也。”方中滋阴养血、滋补肝肾药物为女贞子、旱莲草,补虚之力较弱,因此整体上扶正之功逊于祛邪之力。 综上所述,中药辨证治疗头痛的效果很好,而不同证型的头痛中临床疗效存在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