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280至卷282-渴门.pdfVIP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280至卷282-渴门.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八十 渴门     黄帝素问      通评虚实论   消瘅,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久不可治。   【注 五脏之精气皆虚,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肉,故为消瘅也。脉实大者,精血尚 盛,故可治。脉悬小者,精气渐衰,故难治。】   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      气厥论   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    【注 肺为金水之原,寒随心火消烁肺精,是以饮一溲二者,肺液并消,故为不治 之死证。】   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    【注 心肺居于膈上,火热移于肺金,则金水之液涸,是以膈上之津液耗竭而为消 渴也。】      刺热篇   肾热病者,先腰痛胻酸,苦渴,数饮,身热。   【注 腰者肾之腑,故先腰痛。肾主骨,故胻酸。肾为水脏,津液不能上资,故苦渴 数饮也。】      阴阳别论   二阳结谓之消。    【注 二阳,阳明胃也。阳明气结,则水谷之津液不生,以致消渴为病。】      风论   饮酒中风则为漏风。漏风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汗,喘息, 恶风,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    【注 津液内竭,故口干善渴。】      奇病论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 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 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 除陈气也。    【注 厚味令人内热,甘者主于留中,津液不能输布于五脏,而独留在脾,脾气上 溢,发为口甘,内热不清,转为消渴。】      至真要大论   少阳之复,嗌络焦槁,渴饮水浆。    【注 嗌络焦槁,肺金伤也。渴饮水浆,阳明胃金燥也。】   太阳司天,善噫嗌干,甚则色炲,渴而欲饮。    【注 此寒凌心火,逼其火气上炎也。】      气交变大论   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民病渴而妄冒。    【注 脾气不能转输其津液故渴。】     灵枢经      五变篇   黄帝曰:人之善病消瘅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黄帝 曰:何以知五脏之柔弱也?少俞答曰:夫柔弱者,必有刚强。刚强多怒,柔者易伤也。黄 帝曰:何以候柔弱之与刚强?少俞答曰:此人皮肤薄,而目坚固以深者,长冲直扬,其心 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 则消肌肤,故为消瘅。   【注 按本经有五脏之消瘅,有肌肉之消瘅。五脏之消瘅,津液内消而消渴也。肌肉 之消瘅,肌肉外消而消瘦也。精血少则逆气反上奔,故曰柔弱者必有刚强,谓五脏之精质 柔弱,而气反刚强。是柔者愈弱,而刚者愈强,刚柔之不和也。】      本脏篇   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肺脆、肝脆、脾脆、肾脆,则俱善病消渴易伤。    【注 五脏主藏精者也,脆弱则津液微薄,故成消瘅。】      师传篇   中热消瘅则便寒,寒中之属则便热。    【注 便者,更人之逆也。热者更之寒,寒者更之热耳。】      邪气脏腑病形篇   心脉微小为消瘅,滑甚为善渴。    【注 消瘅者,三消之证。心肺主上消,脾胃主中消,肝肾主下消。滑则阳气盛而 有热,盛于上则善渴。】   肺脉微小为消瘅。    【注 肺主精水之生原也。】   肝脉小甚为多饮,微小为消瘅。    【注 小者血气皆少,少则木火盛也。】   脾脉微小为消瘅。    【注 脾虚而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也。】   肾脉微小为消瘅。    【注 精血不足也。】      五味篇   黄帝曰: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何也?少俞曰: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 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 本干而善渴。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故咸入而走血矣。   【注 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者,咸性之上涌也,注于脉则走于血气矣。 血者中焦之汁,奉心神而化赤,咸乃寒水之味,故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燥结,而胃中之 汁以滋之。胃中汁竭,则咽路焦枯,故舌本干而善渴。】     金匮要略 【汉 张机】      消渴病脉证治   消渴篇曰: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 不肯止。   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劳气竭;趺阳脉浮而数, 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一作紧】 ,气盛t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脉浮,小便不利,

文档评论(0)

810145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414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