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物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4例临床观察.docVIP

中西药物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4例临床观察.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药物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4例临床观察

中西药物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4例临床观察摘 要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对明确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均以慢作用抗风湿药柳氮磺胺吡啶(SSZ)、甲氨蝶呤(MTX)联合口服,抗炎、免疫调节为基础治疗,治疗组风湿活动期加用中药汤剂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稳定期采用补肝肾、强筋骨,健脾祛湿,逐瘀化痰通督的方法。结果: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经X2检验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强直性脊柱炎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34例,男31例,女3例;年龄16~43岁,病程6个月~29年,有家族遗传病史12例,HLA-B27阳性者27例,ESR增快者31例(32~102mm/小时),伴有轻度贫血、血小板增高者21例,虹膜炎者5例,X线表现骶髂关节炎:Ⅱ级26例,Ⅲ级6例,Ⅳ级2例。对照组30例,男26例,女4例;年龄19~47岁,病程9个月~24年,有家族遗传病史8例,HLA-B27阳性者24例,ESR增快者28例(45~97mm/小时),伴有轻度贫血、血小板增高者21例,虹膜炎者2例,X线表现骶髂关节炎:Ⅱ级23例,Ⅲ级6例,Ⅳ级1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情分级及病程分布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ARA)1984年AS修订纽约诊断标准:①下腰背痛的病程至少持续3个月,疼痛随活动改善,但休息不减轻;②腰椎在前后和侧屈方向活动受限;③胸廓扩展范围小于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值;④双侧骶髂关节炎Ⅱ~Ⅳ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Ⅲ~Ⅳ级。如果患者具备④并分别附加①~③条中任何1条可确诊为AS。 治疗方法:基础治疗用西药疗法。两组均采用柳氮磺胺吡啶(SSZ),开始0.25g日3次,渐加至1.0g日2次口服,甲氨蝶呤(MTX)每周5mg 1次口服,渐加至10~15mg每周1次口服,根据病情调整药量。初期可常规予以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纳或尼美舒利等口服,症状缓解后逐渐停药。 治疗组加用中药治疗:活动期以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为目的。给予:乌蛇15g,蜂房15g,?莶草20g,青风藤15g,鸡血藤20g,桑枝30,土茯苓20g,川芎15g,当归15g,红花15g,羌活10g,独活10g,防风12g,木瓜15g,赤芍15g,苏木10g,薏苡仁9g。2日1剂,水煎,分4次服。待风祛湿除、肿消络通后,转入稳定期治疗,给予:熟地20g,白芍15g,川芎15g,当归15,淫羊藿15g,鹿角胶15g,狗脊15g,杜仲15g,川断20g,片姜黄15g,,菟丝子15g,元胡15g,穿山甲10g, 蜈蚣1条,红花15g,鹿衔草15。水煎,每2日1剂,分4次服,维持至半年。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晨僵、夜间痛消失,功能改善,ESR20mm/小时(男)或30mm/小时(女),CRP正常,CT或X线表现改善或无明显加重;②有效:夜间不痛,晨僵时间15分钟,功能改善,ESR、CRP下降50%以上,CT或X线表现无明显变化;③无效:症状、功能、实验室指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P<0.01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结 果 两组均治疗6个月,经1~1.5年的随访,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如表1。 讨 论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中轴骨骼系统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骶髂关节和脊柱各小关节,并常出现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相关韧带的钙化,晚期重症病人可发生脊柱的骨性强直,病程中可伴下肢大关节的不对称性肿胀,足跟痛,甚至出现股骨头坏死,可同时伴发虹膜炎、葡萄膜炎等眼部病变、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以及肺尖纤维化等脏器受累,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因其有家族聚集倾向、HLA-B27高度相关性及肠道肺炎克雷伯杆菌抗体滴度、免疫球蛋白的升高,目前认为该病与遗传、感染、免疫等因素有关,故西医强调抗炎及免疫抑制治疗,临床多采用SSZ+MTX来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属中医痹症中“肾痹”范畴,其记载首见于《素问.痹论》中:“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形象地描绘晚期强脊炎的表现。我们认为:肾虚为本病的发生的根本原因,即先天禀赋不足,肾虚精亏,督脉失养,又感受风寒湿邪或风湿热邪,留滞经脉,壅滞不通,日久产生瘀血痰浊,痹阻于脊柱、胯、膝、踝等关节处,而致关节肿胀,屈伸不利,最终导致脊柱的“竹节样”改变。在活动期主要以风湿痹阻为主,而见关节肿痛、腰部活动不利等症,临床用乌蛇、蜂房、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