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结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研究.docVIP

中药结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研究.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结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研究

中药结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研究[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内服中药(验方金马合剂)及针灸治疗穴位。结果 临床治愈48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内服中药及针灸治疗穴位的方法简单,操作性强,经济适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带状疱疹; 缠腰火丹; 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 R26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123-01 带状疱疹可累及机体的任何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头面部带状疱疹具有中老年人多发、并发症多、后遗神经痛多、临床上治疗较为棘手等特点[1]。笔者自2006年6月至2010年3月运用中药、针灸治疗带状疱疹50例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选自2006年6月至2010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带状疱疹患者,其中男3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大者73岁,最小者26岁,平均年龄49.5岁,病程在3~30d。 1.2 诊断标准 全部患者均有单侧局部皮肤部位有灼热、疼痛,继之则出现簇集或成片的如绿豆大小的疱疹,?热灼痛,皮肤鲜红,痛苦异常,伴心烦急躁,口干口苦,脉弦滑数。 1.3 治疗方法 1.3.1 内服中药 验方金马合剂。药物组成:金银花30g,马齿苋60g,大青叶、蒲公英各15g,黄连、黄芩、赤芍、牡丹皮各9g,元胡15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日3服。5d 1个疗程。 1.3.2针灸治疗穴位 龙眼(经外奇穴,属小肠经脉,穴位在小指尺侧第2、3骨节之间,握拳于横纹尽处取之)放血、?墟透照海。每日1次。如溃烂明显,则在病灶及周围点刺放血。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2] 痊愈:疱疹消失,皮损及疼痛消退,临床症状消失。好转:疱疹减少,皮损消退,病变部位有轻度疼痛感。无效:皮损及疼痛无变化。 2.2 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48例,其中1个疗程内治愈者30例,2个疗程治愈者17例,3个疗程治愈者1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100%。 3 典型病例 陈某,男性,57岁。2007年10月初诊。自述右肋背?热灼痛4d,疱疹3d。刻下诊见:右肋背带状分布之簇集样疱疹,大小如绿豆状,疱疹周围皮肤?红,灼热疼痛,心烦不宁,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数。中医辨证:肝胆湿热之缠腰火丹。西医诊断:带状疱疹。予中药每日1剂,早中晚3次分服。针灸取龙眼、?墟透照海。局部锋针刺络放血,拔火罐。上述治疗3d后,疱疹干枯,周围皮肤颜色转浅,疼痛消失。继续中药及针灸5d后诸症悉除,病告痊愈。 4 讨论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样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民间俗称“蛇丹”、“蜘蛛疮”[3]。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以腹部最为多见。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成年人较多。病因病机多为情志不遂,气机不畅,或饮食失调,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兼感毒邪;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常伴有明显神经痛。 人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唯一宿主,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发生水痘或呈隐性感染,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者颅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如创伤、疲劳、恶性肿瘤或病后虚弱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病之后期,为气滞血瘀,余毒未尽,每多见局部疼痛。 临床治疗余每选用经验方金马合剂:金银花、马齿苋、大青叶、蒲公英、黄连、黄芩、赤芍、牡丹皮、延胡素、甘草,清热凉血,解毒利湿,祛瘀止痛,并配伍以针刺:龙眼(经外奇穴,属小肠经脉,穴位在小指尺侧第2、3骨节之间,握拳于横纹尽处取之)放血,针龙眼可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功效。?墟透照海以疏利肝胆,调畅气机,促病痊愈。局部放血可达清热解毒、祛瘀止痛,并可防止病毒扩散,促进疱疹吸收结痂,疾病痊愈之功。针药并用,患者症状消失迅速,皮损消退快,经治2~5d,疱疹吸收结痂,有殊途同归之妙,不仅可使病程明显缩短,症状改善迅速,并可截断神经痛后遗症的发生。方法简单,操作性强,经济适用,值得推广;本病愈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故一般不会再发。 参考文献 [1] 朱曼玉. 外用板兰根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30例[J].江西医药, 2003,(05):320. [2] 马伟明,仇洪,胡为民. 南通蛇药治疗重症带状疱疹36例[J].中医杂志, 2002,(03) :287. [3] 吴英,刘翠玲.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概况[J].新疆中医药, 2000,(01): 27-29.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