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耳穴贴压治疗肿瘤患者顽固性呃逆65例
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耳穴贴压治疗肿瘤患者顽固性呃逆65例关键词:顽固性呃逆;肿瘤;耳穴贴压;中药贴敷
顽固性呃逆是内科临床的常见病症,以气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古称“哕”,又称“哕逆”,西医称膈肌痉挛。多因膈神经受到激惹而引起膈肌运动异常,在临床上,恶性肿瘤患者经常伴随出现顽固性呃逆。笔者于2008年9月至2010年11月,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耳穴贴压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65例在我院住院的顽固性呃逆患者,均有恶性肿瘤病史,其中男性45例,女性20例,年龄35-79岁,病程5-45天。肿瘤分布:胃癌28例,肺癌8例,胰腺癌2,肝癌6例,结肠癌15例,甲状腺癌2例,鼻咽癌4例,均接受手术、放疗、化疗或介入等治疗,能配合随访的患者纳入本研究范围。排除心、肝、肾功能不全及化疗前有消化道症状患者。既往有神经性呕吐、耳性眩晕、脑转移瘤患者不入选。
2、治疗方法
2.1耳穴贴压:取穴:根据疾病症状分别取耳中、神门、胃、隔、脾、交感、内分泌、食道等,并结合肿瘤病变部位相应配穴,如肺癌加取肺穴,胰腺癌加取胰胆穴等。操作方法:患者卧位或端坐位,选准穴位,耳廓常规消毒,将王不留行籽耳贴贴于耳穴上,嘱患者每日按压3-6次,每次每穴按压3-5分钟,按压耳穴时,只能垂直对捏或按压王不留行籽,不能揉,因为揉动时王不留行籽往往偏离穴位而降低疗效,且不能压得过重,以防压破皮肤引起感染。嘱患者多捏,使之产生胀痛感,若耳廓出现发热,效果更佳。2天更换1次,双耳交替,5次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2.2中药穴位贴敷:药用颗粒大黄、沉香、丁香、苍耳子各10g,冰片6g。实证者以醋调成膏状,虚证者以姜汁调成膏状。取穴内关、中脘、膻中,注意保暖,清洁穴位周围皮肤,取药膏适量,以创口贴贴于穴位,1天更换1次,3天为1个疗程。注意观察穴位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破损以及不适。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3个月内随访未发作。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发作次数减少。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无效:临床症状较前未见明显缓解。
3.2疗效评价结果:本组65例中治愈52例(占80.0%),显效8例(占12.3%),有效4例(占6.2%),无效1例占(1.5%),总有效率98.5%。
4、体会
现代医学认为,呃逆是一侧或两侧膈肌不自主痉挛,呃逆的反射中枢位于3-5颈髓节段,传入神经是迷走神经,传出神经是膈神经,在迷走神经和膈神经走行路线的任何部位,具有刺激迷走神经和膈神经的任何因素均可致膈肌痉挛,若频繁发作持续48小时以上不缓解则称为顽固性呃逆。恶性肿瘤患者出现顽固性呃逆,多与肿瘤直接侵犯膈肌或转移至膈肌附近,刺激膈肌兴奋有关,或放疗、介入治疗的刺激及化疗药物引起胃肠不适反应而致。中医认为呃逆的发生主要是胃气上逆所致。胃处中焦,上贯胸膈,以通降为顺。各种原因所致胃气不降,上逆胸膈,气机逆乱而为呃逆。耳穴中的膈、胃、肝、交感、神门、皮质下具有较好的和胃降逆,调畅气机的作用。采用耳穴疗法,达到调节耳穴所对应脏腑功能,从而降逆止呃。自制中药穴位贴主要成分为大黄、沉香、丁香、冰片、苍耳子,有降逆和胃功效。所选用穴位内关为手阙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与腹中的中脘穴配合具有和中降逆功效。而脐下有丰富的静脉网和腹部动脉分支,药物易于穿透而被吸收,是一个良好的给药途径。
参考文献:
[1]杜金辉,郭辉栋,综合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20例,河南中医,2003,23(5):43-44
[2]蒋建,现代急诊内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438
[3]刘刚,孙忠人,袁立霞,中医治疗呃逆的概况及机理探讨,中医药信息,2003,20(1):13-14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