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世璧-让更多骨科患者站起来.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卢世璧-让更多骨科患者站起来

卢世璧:让更多骨科患者站起来对卢世璧院士的采访如约进行了。当天老人家身体很不舒服,每当难受时他闭紧双眼握住两手困难地吞咽。稍微好一点了,他会睁开眼睛用疲倦的目光向你致歉,你能清晰地从中读到老人内心的平静与坦诚。当记者沿用已有的说法,问他是如何能自觉地走上“研究型医生”的道路时,卢世璧的眼中突然精光大盛:“我并不是自觉、自主地走科研的路的。研究型医生是后来的概念,当时我只是个听话的临床医生,听骨科主任陈景云的话。我搞科研的主要方向,都是陈景云决定的。” 医学,积累的是仁术仁心 卢世璧对陈景云记忆不仅仅是“师徒之谊”。 早在1951年卢世璧进入协和攻读医学生时,他就听说过这位留英两年,归国后任北京抗美援朝志愿手术队队长,屡立奇功的前辈。不想1958年卢世璧被分配到解放军总医院工作时,陈景云竟成了他的直接领导。 卢世璧对陈景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医学上的高瞻远瞩,人品上的宽容淡定。卢世璧开始工作不久,陈景云就让这位年纪不过30来岁的年青医生在人工关节和显微外科(神经修复等)两个领域中挑一个作为研究方向。卢世璧和王继芳选择了研究人工关节。因为国外对华的技术封锁,当时我国在这个被誉为“20世纪骨科三大进展”之一的领域中对关节疾患还是主要采用关节截骨成形术或关节融合等手术方法,术后关节的功能很差。骨科水平整体落后国外40年。卢世璧和王继芳在很少国外学术期刊可看、更无模型样品可参照的情况下,相互替岗,花了9年功夫硬是在业余时间完成了人工关节的自主设计与加工,又花了4年时间完成了固定人工关节的骨水泥的自主研制。一系列政治运动,尤其是文革对陈景云的冲击不可谓不大,但这位曾经在抗美援朝和中印自卫反击战中荣立大功。著有《创作外科学》和《骨科手术学》等书籍的老主任、老党员,在人们对他痛加批判之后,从地上站起来,理理衣装,依然故我地支持弟子们的科研活动。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当时世界性的骨科难题,国外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验,才在1962年有了人工关节加骨水泥固定的较为成熟的实际应用。而美国因为早期骨水泥临应用报告有过死亡的病例,一直对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骨水泥的使用慎之又慎。国内卢世璧、王继芳等人与天津合成材料研究所合作,经过4年的研制和实验研制成国产骨水泥。在动物试验中骨水泥的使用是安全可靠。但能否在临床中应用呢?这是要承担很大风险的难题。此时陈景云救援又站出来,郑重地向院党委保证:如果自己的弟子们在人工关节的临床手术中出了什么问题,责任完全由他来负。总后勤部在解放军总医院的保证书面前,从战备医疗的高度批准了卢世璧进行国内第一台骨水泥固定人工关节的手术。手术获得成功后,卢世璧对“恩师”陈景云的仁术仁心,有了更深的认识。 1979年,陈景云在参加中越自卫反击战的救治行动前夕突然因病辞世。冲锋在即,卢世璧果断地接过了老主任的学术衣钵,接过了“医乃仁术”的精神旗帜。2008年5#8226;12汶川地震,卢世璧不顾癌症病痛,把妻子范华(2006年5月已经离世)曾经用过的拐杖带在身边,在第一时间作为岁数最大的医疗人员赶赴救援的第一线。灾后一周之内,81岁的卢世璧组织了9个手术小组,使17个手术台24小时连续运转,使300多名重伤员保全了生命……“(去汶川前)我们刚上完坟,这都是小事。要避免更多的亲人离散,我又有那么多地震伤救治经验,又是个骨科医生,责无旁待。”卢世璧的言行,像当年的陈景云一样,感动和激励着千千万万中国的骨科医生。 卢世璧在自己长达18年的骨科主任生涯中,下决心要完善人工关节和神经修复技术,同时要为自己科室的医生,寻找新的学科方向。1995年卢世璧因患癌症从手术一线退下来,任解放军总医院的骨科研究所所长,他在把一批又一批新人推向前台的同时,自己在二线把学术关,并为他们承担一切可能的风险和责任。直到今天,他的弟子已经走上军内大医院骨科的重要岗位。他自己也出版了17本专著、培养过25名博士、4名博士后,3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光荣地成为中国解放军总医院7名院士中的一员,但他仍然把陈景荣这个名字藏在内心的最深处。在卢世璧看来,医学,积累的不止是学术,更是仁心。 医学之路自古多艰难,连唐代的“药王”孙思邈都曾经说过“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但卢世璧更喜欢自己的父亲,中国结核病学先驱卢永春亲手写就的条幅“身只此身要珍重留为国家用,学需便学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虽然他没法像父亲那样在北京西山开设平民疗养院,为众多的贫苦百姓(包括抗战时期化名李逸凡太太疗养痊愈的邓颖超)低价、免费义诊,但他正着手把四次参加地震救援的无数宝贵经验总结出来,为世界大震救援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面对一些因为不看好医学研究前途而改行的医学生,他也没法像在协和读书时候的老政委白崇友一样对学生们以身作则,艰苦朴素,把艾思奇的《从猿到人》和毛主席的“老三篇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