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见牛未见羊也quot;——《孟子》中quot;见quot;的道德本性.pdfVIP

quot;见牛未见羊也quot;——《孟子》中quot;见quot;的道德本性.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mp;quot;见牛未见羊也amp;quot;——《孟子》中amp;quot;见amp;quot;的道德本性.pdf

· 21· “见牛未见羊也∥ ——《孟子》中“见?’的道德本性 吴 先 伍 内容提要:《孟子》当中讲述了一个有关齐宣王的故事,人们过分地关注“以羊易牛”这 件事,而忽视了对直接导致此事发生的“见牛”的分析,从而也就没有认识到“见”当中所蕴 含的道德本性。在孟子看来,我一旦“见到”了某物,它就已经依赖、从属于我,我就对它的 生死存亡负有了道德责任,更不忍心去加害于它。而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不道德行为的发 生,恰恰就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我们对一些伤害视而不见或见不到自己所加害的对象。 关健词:孟子 见 未见 道德 在现代中国,人们经常会昧着良心对各种不道德行为“视而不见”,也会无视生命价值,做到“见 死不救”。然而在中国传统的、特别是儒家的伦理观念当中,这些行为是应该受到谴责与唾骂的。 因为按照儒家的伦理观念,“见”本身就已经被赋予了伦理的内涵,“见”本身就已经赋予了我们“救 死扶伤”、“惩恶扬善”等等道德责任。本文将通过分析《孟子》的伦理思想,揭示出“见”的道德本性, 以及其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启示。 根据杨伯峻的统计,“见”是儒家经典的主要词汇之一,在《论语》中就出现了67次,①而在《孟 子》一书中更是出现了114次之多。②这些统计数字足以表明“见”对于儒家学说的重要性。实际 上,对于孔子和孟子来说,“见”不是仅仅停留于理论的讲述中,而在现实当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践 行,孔子周游列国、孟子到处出游,都是去“见”一些人和被一些人“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见”的 重要性在儒学研究中,一直被忽略了,更无从谈起对于“见”中所蕴含的道德本性进行发掘分析了。 在《孟子》对于“见”的如此广泛的使用当中,以《梁惠王章句上》最具有代表性。根据该章的记 述,我们可以了解到,齐宣王是一个“好勇”、“好货”、“好色”之徒,他有一次问政于孟子,说像我这样 的人也能够成为德性高尚的君主,做到“保民而王”吗?孟子给予了肯定地回答。理由是什么呢? 围绕这个问题,孟子与齐宣王展开了如下的对话: 日:“臣闻之胡龅日,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日:‘牛何之?’对日:‘将以爨 钟。’王日:‘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日:‘然则废爨钟与?’日:‘何可废也? *在中国社科院哲学所跟随叶秀山先生访问学习期间,叶先生曾告诉我:法国哲学家勒维纳斯的思想对于中国哲学 的研究会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研究中国哲学有必要去研究一下勒氏的思想。本文就是利用勒氏的“见面伦理” 来参解孟子思想的一次尝试。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45页。 ②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84页。 · 22· 《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2期 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日:“有之。”日:“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故知王之 不忍也。”王日:“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故以羊易之也。”日:“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维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 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日:“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 也。”日:“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 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王说日:“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 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日: “有复于王者日:‘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 之乎?”日:“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 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在这短短的一段文字中,“见”就出现了8次,除了“百姓之不见保”中的“见”是用来表示被动意 味的之外,其余都是“看到”、“看见”的意思。如果再加上“察”、“闻”等一些包含有“见”的意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