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然的真理性——兼论quot;两型社会quot;建设的科学性.pdfVIP

论自然的真理性——兼论quot;两型社会quot;建设的科学性.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1卷第3期 孝感学院学报 VOL.31N0.3 XIAOGANUNIVERSITY MAY2011 2011年5月 JOURNAI.OF 论自然的真理性 ——兼论“两型社会建设的科学性 杨家友 (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摘 要:寻找理想的“应然”和“必然”使人类把追求的目光投向了自然。儒家从·天道皈依的角度论证了自 然启示的真理性,道家则直接从思想层面论证自然的真理性,人与自然合一乃至混沌未分的状态被中国思想视 为最高的境界。西方文化中的神、入、自然的三维结构从前苏格拉底时期的未分到苏格拉底时期的分化,再到 康德的现象与物自体合一,不论自然及其代表的神性与人是处于对立还是和谐的状态,它都是西方文化中知识 和信仰的真理之源。中西思想中达到共识的自然的真理性内涵预示并保证了“两型社会”建设的科学可能性。 关键词:自然;仰望星空;“两型社会” 中图分类号:B0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544(2011)03~0050—05 人类追求的理想的“应然”和“必然”到底是什 物情,通照人事……能以弥纶天地,出入造化,进 么?这个“然”到底在哪里?也许只有从我们自身 退今古,表里人物”[3]489。 生存、发展之源的自然出发才能找到其真理的源 儒家思想来源于周公的“以德配天”的思想。 泉。对此,人类把追寻的目光投向了自然,中西方 周公认为,殷之灭亡、周之统治,都是天命:“尔殷 思想家开始“仰望星空”,开始了向自然寻求真理 遗多士,弗吊吴天大降丧于殷;我有周佑命,将天 的历程。 明威,致壬罚,敕殷命终于帝,肆尔多士。非我小 国敢弋殷命,唯天不畀,允罔固乱,弼我。’,[3]422“天 一、中国传统思想对自然 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诞受厥命,越厥邦厥 真理性的探索 民。[3]427在这种情况下周公体悟到“天命靡常”,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人是被天地所指引,因为 殷鉴不远:“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 殷。我不敢知日: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 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 知日: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我不敢 不呼父母也,,D]495。所以,他们很早就开始了“仰知日: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日:不其 望星空”的历史,向以天地为代表的大自然学习智 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3]436-437由此可见, 慧。中国的圣人们则充当了天地与民众之间的中 一个王朝的最终命运取决于天命,而王朝的兴或 介,他们“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 衰就要看这个王朝能否有“德”,因为“鬼神非人实 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通神明之 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日:‘皇天无亲,唯德是 德,以类万物之情’r[21322。用邵雍的话说就是:他辅。’又日:‘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日:‘民不易 们“能以一心观万心,一身观万身,一物观万物,一 物,惟德系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 世观万世……能以心代天意,口代天言,手代天 神所冯依。将在德矣”。[3]1170周公的“以德配天”的 功,身代天事……能以上识天时,下尽地理,中尽 思想就产生了。这种思想中的天地是个有道德的 收稿日期:2011—02—1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09YJC880094) 作者简介:杨家友(1975一),男,河南商城人,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东南大学人文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