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词自然形象的幽.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青年 ·42 · 2016 ·24 SHANXIYOUTH 基金课题 论宋词自然形象的幽∗ 万薇薇∗∗ 曲靖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云南 曲靖 655011 摘 要:宋词中的自然形象多表现出幽的特点。 这一特点与宋词中自然形象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多地处偏僻,同时也离不开词人的主观幽雅的心境 和情怀。 关键词:宋词;自然形象;幽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24 -0042 -02 宋词中的自然形象丰富多样,词人以优美的语言对其进行描绘,呈 微微晃动的影子和月光更增添了环境的静谧,毫无喧嚣嘈杂之意,无论 现出多方面的特点,比如清、丽、虚、静、远、淡等。 其中,幽是宋词自然形 是空中还是地上,所有自然形象都呈现出幽静的特点。 在宋词中,城市 象较常见的特点。 在词人笔下,无论山川河流、星辰日月,还是花鸟鱼 里白天的自然形象也往往因为环境的安静而具有幽的特点。 如“簌簌无 虫,多具有幽的特点。 风花自亸”(苏轼《蝶恋花》“簌簌无风花自亸”),园林一片寂静,没有一 幽,隐也。 具有幽特点的自然形象往往如隐士一般,生长在幽僻之 丝风吹来,落花自己从树上纷纷落下。 落花顺应自己的本性落下,自由 地,远离世俗社会的喧嚣。 宋词中的自然形象多地处偏僻,因而呈现幽 自在,丝毫不受外面环境的影响,显出幽静与幽然的特点。 如“晓来庭院 的特点。 比如宋词多选取乡村田野中的自然形象进行描绘。 这些自然 半残红”(叶梦得《虞美人》“落花已作风前舞”),清晨的庭院一片寂静, 景物远离闹市,生长在宁静的环境中,往往呈现出幽的特点。 如“翠竹交 一半都是落花。 词人将读者的视线转向无声无息的落花,在对落花的凝 苍树,幽鸟声声如答。 苇岸游绿鸭”(吴潜《隔浦莲》“兰桡环城数叠”), 视中感受到其生命状态,获得与外部世界喧嚣嘈杂不同的静谧心境和幽 走进郊外一片翠绿的竹林里,里面长着几株苍天大树,听到鸟儿声声鸣 微感受。 叫好像在互相交流。 走在芦苇岸边,看到绿头鸭在水中游来游去。 竹 宋词有些自然形象因为自身具有的传统文化内涵,往往不受环境限 林、苍树、绿鸭等自然形象远离城市的喧嚣,或静谧清幽,或悠然自得,呈 制处处呈现幽的特点。 梅和竹是宋词经常出现的自然形象。 二者在传 现出幽然的特点。 如“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柳永《诉衷情近》“雨 统文化里被赋予明确内涵,即具有高洁的品性和高雅的情趣,是古代文 晴气爽”),远远地辨认出断桥、幽僻的小路,还隐隐约约看到一个小渔 人不被世俗功名利禄所熏染,品性高洁的象征。 因此宋词中只要出现梅 村。 这些自然形象都是词人远望所见,属于乡野特有景致。 而且因为与 和竹的形象,便自然具有幽的特点。 词人有时在词中直接用“幽”来形容 词人距离较远,隐约不清,更显偏远之意,凸显幽远的特点。 比如宋词有 梅花和竹子,以突出其幽的特点。 比如“孤标高远,淡然还媚幽独”(向 时选取荒山野岭中的自然形象进行描绘。 这些自然景物不仅远离闹市, 滈《念奴娇》“霜威凄紧”)、“岩壑深藏,几载甘幽独”(王十朋《点绛唇》 而且远离乡村田野,生长在少有人迹的僻静环境中,也往往呈现出幽的 “蜡换梅姿”)、“小梅幽绝”(俞文豹《喜迁莺》“小梅幽绝”)、“雪月照梅 特点。 如“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林仰《少年游》“霁霞散晓 溪畔路。 幽姿背立无言语”(薛几圣《渔家傲》“雪月照梅溪畔路”)等。 月犹明”),山林小路上少有人经过,在翠绿的藤萝深处,听到两三声鸟 词人也经常用“清”、“雅”、“冷”“孤”“寒”等字眼形容梅和竹,表明其幽 鸣。 这些自然景物处于荒僻的山野中,不被城市的喧嚣所影响,自在呈 的特点。 比如“南坡石竹,年来尤更清绝”(李曾伯《念奴娇》“平生宦 现本身的美,偶尔传来的几声鸟叫,更强化了幽僻的特点。 如“疑无路, 海”),近年以来,南坡上的竹子尤其显得清雅至极。 竹子清雅脱俗,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