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愚公移山(上课版)
古苏格兰国王罗伯特·布鲁斯,六次反击入侵之敌,均被打败,失去了信心。在一个雨天,他躺在茅屋里,看见一只在织网蜘蛛想把一根丝缠到对面墙上去,六次都没有成功,但经过第七次努力,终于达到目的。罗伯特兴奋地跳了起来,叫道:“我也要来第七次!”他组织部队,再次反击入侵者,终于把敌人赶出了苏格兰。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故事情节。 2、疏通重点字词,把握文意。 3、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章意思,积累重点文言的寓意。 4、体会对比和烘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一、作者作品简介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人列御寇所作。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其学本于皇帝老子,主张清净无为。所著《列子》一书实已散轶佚,今本为东晋张湛所集。 书中有不少寓言和神话传说。文学价值颇高,如《纪昌学射》《歧路亡羊》《齐人攫金》。 二、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字词 万仞 惩山北之塞 荷担者 箕畚 亡以应 一厝朔东 始龀 无穷匮也 雍南 三、阅读课文,请你讲讲故事。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达七百里,高达七八千丈。它们原来位于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山北面有一位叫愚公的老人,年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大山居住。苦于山北交通阻塞,出来进去要绕道,于是他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竭尽全力铲平这两座险峻的大山,(使道路)直通豫州南部,达到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气,竟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也不能铲平,能把大行、王屋怎样呢?再说把石头和泥土放在哪里呢?”大伙纷纷说:“把土石投到渤海边上、隐土的北面。”于是愚公率领子孙当中能挑担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挖土,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前来帮忙。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河曲智叟嘲笑并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木,又能把这大山的土石怎么样?”北山愚公长叹了一声说: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得不开窍,连寡妇、孤儿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我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永无穷尽,可是这两座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害怕愚公挖山不止,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了,就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大山。一座放置在朔方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故事情节。 2、疏通重点字词,把握文意。 3、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章意思,积累重点文言的寓意。 4、体会对比和烘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第二课时 1、文中写到了哪些人物?年纪? 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其中有哪些人参加了移山劳动? 愚公 子孙荷担者三夫——能挑担的三个人 遗男 总共五个人 思考: 2、愚公为什么要移山?(移山的原因) 3、愚公移山要实现的目标? 4、愚公认为山是移得了理由是什么? 思考 6、围绕愚公移山,有哪几种不同的态度? 7、愚公和智叟哪个“智”,哪个“愚”?为什么? 8、本文运用了对比和烘托的写法,结合课文分析其表达效果。 9、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6、围绕愚公移山,有哪几种不同的态度? 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EN 1998-5-2004(中文版) 欧洲规范8抗震结构设计第5部分:基础、挡土结构和岩土工程.pdf VIP
- AfterEffects动态图形与动效设计(全彩慕课版)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 恋上绘本,爱上绘本美木活动——浅谈巧借绘本优化幼儿美术活动的策略.doc VIP
- 二甲复审工作进度安排.doc VIP
- 智阅绘本,绘亦创意——借绘本开展幼儿创意美术活动.docx VIP
- 巧借绘本开展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策略.docx VIP
- 二甲评审督导检查表.doc VIP
- 《基于绘本的中班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以某幼儿园为例》14000字.docx VIP
- 基于幼儿绘本教学开展创意美术活动的研究——以泰州市某幼儿园为例.docx VIP
- excel-公式大全-包含所有excel函数-免分.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