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乐帝为何迁都北京,只因南京阴气太重?.pdfVIP

明永乐帝为何迁都北京,只因南京阴气太重?.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永乐帝为何迁都北京,只因南京阴气太重?

明明永永乐乐帝帝为为何何迁迁都都北北京京,,只只因因南南京京阴阴气气太太重重??   燕王朱棣登极称帝后,陷入极度 慌之中,甚至做起百日噩梦。他的夺权,不仅 遭到建文儒生的抵制,而且遭到建文官员的反抗。   一天,永乐皇帝在南京皇宫迷迷糊糊地做了个白日梦,梦见一个叫景清的人手持 宝剑,绕着皇帝宝座跑,想要追杀他。他赶快退避,退得愈快、追得愈快,退得越 慢、追得越慢。   景清何许人也?本姓耿,讹姓景,陕西真宁(今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人,洪武二十 七年(1394年)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建文帝曾派北平参议景清,从南京到北平,察 看燕王府的行动。燕王宴请景清,见他言论明爽,举止清雅,心中大加赞赏。   燕王朱棣攻占南京,夺取皇位后,委任景清,官复原职。景清却“身在曹营心在 汉”,八月十五早朝时,怀揣利刃,违制独穿绯(大红色)衣上朝。待朱棣下朝出殿门 时,景清突然犯驾,挥起利刃,刺向皇帝(一说被搜出),被御前侍卫擒拿。永乐帝责 问,景清答:“欲为故主报仇耳!”且高声谩骂。永乐帝命敲掉他的牙,景清边被敲牙, 边破口大骂,口中鲜血喷向朱棣的龙袍。朱棣气急败坏,下令将景清剥皮,揎上草, 戴枷锁系在长安门。后朱棣御驾经过长安门,系索忽断,“皮草景清”,趋前数步,状 如犯驾。永乐帝大惊,命焚烧之。   随后,永乐帝白天睡觉,梦见景清围绕御座追杀他。惊醒之后,吓出一身冷汗, 命诛其族,籍没其乡。永乐帝觉得在南京杀人多、阴气重,实非久留之地。他不愿再 以南京为都城,决意迁到自己的“龙兴之地”北平。   礼部尚书李至刚等,遵照永乐皇帝的旨意,在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十三日,就 明朝迁都一事上奏:北平为皇上龙兴之地,请立北平为京都。永乐帝制曰:“可。”明 朝决定迁都北平。   然而,朱棣决定迁都北京,仅仅是因为白天梦见景清犯驾吗?仅仅是因为在南京 杀人过多,阴气太重吗?其实如此重大决策,必有更为复杂的考量:   第一,北京是“龙兴之地”,根基稳固。永乐帝认为,北平风水好,成全了他的皇 帝梦,而南京有鬼魂犯驾,风水对自己不利。朱棣在北平经营20多年,基础深厚,而 南京则遍布前朝遗民,人心不稳,所以,还是回大本营北平为好。   第二,北京是雄险之区,位置重要。北京“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南 俯中原。沃壤千里,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诚帝王万世之都也”。当时的 故元势力,“控弦之士,不下百万”,严重威胁明朝北方安全。都城设在北京,“天子守 国门”,利于北边防务。   第三,北京是居中之地,交通便利。古代交通不便,四方入贡,道里均匀,为联 通九州八方,都城位置宜居天下之中。盛明疆土,北到黑龙江入海口和库页岛(今萨哈 林岛),南达曾母暗沙,北京的地理位置,约略南北居中。那时候没有汽车、飞机、高 铁,交通主要靠陆运和水运京杭大运河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条大 江河,北京则为这条大运河的起点。   第四,北京是帝王之都,积淀丰厚。北京自辽南京、金中都,到元大都,作为帝 都,已绵延400多年。北京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有大气象,有帝王气。   所以,永乐帝迁都北京,从当时或从后来看,都是正确、重大的决策。   定都,对于一个政权、一个君王来说,是一件头等大事。当年明太祖朱元璋成了 气候,要决定都城,在凤阳、金陵(今南京)、开封、洛阳、西安、北平(今北京)之间 犹豫不决。一天,他让群臣写诗表示自己的意见。儒士邓伯言献诗说:“鳌足立四 极,钟山一蟠龙。”这诗契合了朱元璋定都金陵的意向。朱元璋在金銮殿上拍案高声 朗读这首诗,邓伯言误认为皇帝震怒,自己小命完了,当堂吓得昏死,被抬出东华门 时才苏醒过来。   迁都,也同样是惊心动魄的。历来迁都,都极艰难,前朝经验,历历在目。北魏 孝文帝以争战为名,胁迫贵族从大同迁都洛阳;金海陵王也是毁掉上京(今哈尔滨市阿 城区),逼迫贵族迁到中都(今北京);努尔哈赤从辽阳迁都沈阳,八大贝勒反对,他独自 行动,诸贝勒们看老爷子走了,也只好跟着走。   明代奉天殿(太和殿)宝座,是三大殿里地位最尊贵的宝座   从决意迁都北平,到正式定都北京,经过了18年。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永乐元 年(1403年),朱棣下诏以北平为北京;永乐四年(1406年)闰七月,朱棣诏建北京宫殿;永 乐七年(1409年)以后,朱棣多次北巡,长期住在北京,而以太子朱高炽在南京监国。 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宫殿建成。尔后,朱棣下诏:明年正月初一日,以北京为 京师,正式迁都北京,举行庆贺大典。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开始,北京继 元大都之后,再次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北京在元、明、清三代,是全中国的政治中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