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光甫及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陈光甫及上海商业储蓄银行15年6月3日,上海《申报》本埠新闻栏内有一则报道:“昨日午后为本埠宁波路9号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正式开幕之期,各界领袖前往参与盛典者,络绎不绝,由董事长庄得之先生、总经理陈光甫先生一一延入接待室,款以茶点。”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开业时,银行的办公场所是临时租用的,位于宁波路9号。虽然狭小的门面、简陋的办公设备并未影响到银行的业绩,而且陈光甫本人倡导力求朴素,勿求奢华,但跻身一流银行后,一座新的属于自己的总行大楼却是必须要有的。
彰显雄心的银行大楼
1931年6月22日,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新楼落成,对外不发一张请柬,不举行揭牌仪式,然而中外金融巨头都来捧场,非常热闹。通和洋行为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设计了新楼。大楼位于今上海市宁波路50号(江西中路口)。建筑为商业古典主义风格,立面具有装饰艺术派的特点,钢混框架结构。主色调为深红色,流露着古典的气息,局部采用白色搭配。各个立面设计不拘一格,沿宁波路立面有巨大的门厅,设主入口,白色的突出墙体直达顶端,向上感很强。转角处设一分入口,上方檐口厚重感要超过两侧。面向江西中路的立面高出两层作塔楼,与天津大陆银行仓库的立面相似。两个主立面的风格特征有很长的历史跨度,设计者又在顶部加了一座中国传统的楼阁建筑。
这座建筑的外表丝毫不会给人以炫耀财富、光彩夺目的感觉,但横贯古今、中西合璧的手笔和气势,却彰显了陈光甫朴实外表下的雄心壮志。两层以上皆用清水红砖墙面,外观非常朴素,这在当时大银行中所少见。朴素不等于简陋,陈光甫特聘美国银行建筑设计师对营业厅内部进行精心布置,桌椅摆放、柜台安设,无不考虑周到,丝毫不马虎,目的是方便客户,提高服务效率。这正是建筑的生命所在,主人一生的奋斗历程得以在它的身上体现。
中国第一家信用保险公司1930年就诞生在这座大楼内,由庄得之、陈光甫发起兴办,这也是中国近代唯一经营信用保险的保险公司。
1992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成立之初,就将行址设在这里。后来,银行通过置换,将行址迁往外滩12号汇丰银行大楼内。如今,位于宁波路的这座建筑已被改造为一家酒店,内部结构发生很大改变,不过外立面保存得还算完好。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创办
陈光甫是旧中国金融界颇有影响力的银行家,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的摩根”。陈光甫1881年12月出生在江苏镇江丹徒,幼时在汉口洋行当学徒,业余自学英语,1904年由在汉口正金银行做买办的岳父推荐,去美国圣路易博览会中国馆当工作人员,不久得官费入圣路易商业学校,肄业后转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就读,获商学士学位,毕业后在美国银行实习。1909年回国后曾在南洋劝业会、江苏都督府财政司、江苏省银行、中国银行等处任职。
陈光甫一生最大的亮点,就是与洋行买办、中国红十字会理事长庄得之等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当时一般银行的资本均在50万元到100万元,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开办时资本不到10万元(实际7万元),员工只有7名,是名副其实的小银行。然而开办仅半年,资本就翻了一番,经过20多年艰苦创业,到1937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存款总额近2亿元,机构多达111处,员工2775人,成为中资银行的翘楚,孙中山以及宋庆龄的母亲倪桂珍等都是上海银行的股东。
陈光甫经营管理银行独有一功。他奉行“服务社会”的宗旨,经营作风是“诚信、稳健、创新”,他主张“人争近利,我嘱远功,人嫌细微,我宁繁冗”,认为“若不出新制新,必有落伍之虞”。
陈光甫的生意经
上世纪初,普通市民在银行、钱庄的小额存款,特别是银元存款,银行一般是不给利息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推出“一元起存”新业务品种,在当时闻所未闻,起初被同行引为笑谈。有人不相信,拿了100元要求开100户,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热情照办,很快一元存款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其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这种做法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非如他人想象那样无利可图。这种储蓄存款者大多是中下层市民,人数众多,存款少则少矣,但积少可以成多,流动性又不大,既可靠,又可供银行随意投资使用,准备金也比活期存款少。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业务上不断创新,开办了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付息、定活两便等储蓄品种,还于1924年7月发行礼券。礼券分一元、两元、四元、十元四种,印制精美,可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各分支机构发行收兑。因为送礼券比直接送钱更体面,所以受到市民青睐,盛极一时。为了扶植小企业发展,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通过“低利及简捷之手段”予以放款。曾有一家水果摊要求借款,工作人员颇感为难,陈光甫得知后指示照办,陈光甫称之为“送银行到社会”,认为值得尝试。他说:“借款于人,使解一时之厄,人非木石,讵无感激之心?故轻易不敢丧失其信用。天生我人,非令我等仅作饭袋衣架,实欲使我等从事于人群互助之工作。”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还办理小额家用汇款,一般免费。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