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论-语法5-副词.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论-语法5-副词

古代汉语 ;五.副词;1.副词的概念和分类;2.程度副词; 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其后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颇得以溉田也。(史记·河渠书) 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史记·刘敬叔子通列传) 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论衡·别通); 2)表示程度轻微。除了“颇”,还有“少、小、差、略”等,而“稍”是时间副词,直到唐代都有“逐渐”意。例如: 今予病少痊。(庄子·徐无鬼) 其为人也小有才。(孟子·尽心下) 元始中,车师后王国有新道,出五船北,通玉门关,往来差近。(汉书·西域传下)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籍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史记·项羽本纪); 3)表示程度加深,更进一步。有“益、加、滋(兹)、尤、增、愈、弥”等,意义近于“(比较起来)更加”、“(比现在)越来越”。“益、弥”今日还常用,需加注意。例如: 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孟子·梁惠王下) 群臣辑睦,兵甲益多。(国语·晋语三)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欲盖弥彰,竟有何益?(资治通鉴·唐纪)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梁惠王上) 贤主愈大愈惧,愈强愈恐。(吕氏春秋·慎大);2.范围副词; 2)表示仅只。有“但、独、特、直、徒、第(弟)、啻、止、仅”等和现代的“只”意思相当。例如: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三国志·华佗传) 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荀子·非相) 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史记·孙膑列传) ;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梁惠王下) 吾岂将徒杀之,吾将以公子重耳代之。(国语·晋语三) 公执之曰:“违君命者,女亦闻之乎?”对曰:“臣以死奋笔,奚啻其闻之也。”(国语·鲁语上) 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独”在反问句中主要表达反问语气,不再有“独自”或“只”意。例如: 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史记·王翦列传)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仅”除了言其少之外,在唐代诗文中用在数词前还可以言其多,有“几乎”、“将近”、“差不多达到”的意思。例如: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杜甫《泊岳阳城下》) 初守睢阳时,士卒仅 万人。(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3)表示各别。有“各、每、别”例如: 各守尔典,以承天休。(尚书·汤诰) 今寡人为君也,百姓各自以其心为心,是以痛之也。(说苑·君道) 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后汉书·邓禹传) 王每见之必泣。(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项梁使沛公及项羽别攻城阳,屠之。(史记·项羽本纪) 死生别处,终始异居。(白虎通·崩薨);3.时间副词; 时间副词多数古今意义变化不大,值得注意的有“方”、“鼎”、“曾”、“尝”、“旋”、“寻”、“适”、“甫”的用法。 “方”和“鼎”相当于现汉的“正”、“正在”。例如: 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史记·剌客列传) 天子春秋鼎盛。(汉书·贾谊传) ; “旋”、“寻”,有“随即”、“紧接着”之义。例如: 使虞卿久用于赵,赵必霸,会虞卿以魏齐之事弃侯捐相而归,不用,赵旋亡。(新序·善谋) 先主寻悔,请还。(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适”、“甫”都可表事情发生在不久以前,义为“才”、“刚才”、“适才”,而“适”还可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的巧合或者情理上的必然联系,可译为“刚好”、“正好”。例如: 陛下之臣虽有悍如冯敬者,适启其口,匕首已陷其匈矣。(汉书·贾谊传) 伤夷者甫起,而哙欲动摇天下。(汉书·匈奴传) 时太祖适近出, 随从,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