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引流方法改进及护理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引流方法改进及护理[关键词] 乳腺癌;皮下积液;方法改进;护理 [中图分类号] R65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5(a)-149-01 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它的发生可导致病程的延长,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而且延误患者的后续治疗。重庆市西南铝医院普外科2000年l0月-2006年l0月间,行乳腺癌根治术50例,在传统引流的基础上,改进了引流方法,加强了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5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65岁。其中肥胖2例,60岁以上3例,国际TNM分期:I期32例,Ⅱ期12例,Ⅲ期6例。手术方式选择:乳腺癌根治术34例,改良根治术16例,发生积液2例,积液为血液和淋巴液。 1.2 方法 1.2.1 50例患者均在术中放置自制的引流管(输血用的输血器),在皮瓣上下端各放置1根的18例,在皮瓣上端放置1根的32例。 1.2.2 患者在术后用纱布敷料覆盖手术切口,不作加压包扎。 1.2.3 引流管外接一次性负压吸引器。重庆西南铝医院普外科采用自制的一次性负压引流瓶。其制作方法是在无菌溶液瓶中注满100℃的沸水,然后快速将瓶中的热水倒出,迅速盖上橡皮塞,利用空气热胀冷缩的原理,冷却后瓶内形成负压。经过测试,压力达到25.7~36.8 mmHg。 1.2.4术后5~7 d进行患侧肩部功能锻炼。 2 结果 本组病例,在术后5 d拔管后出现皮下积液2例,均为肥胖患者,1例经穿刺抽吸后而治愈;1例经过重新放置引流管于10 d后痊愈;全组病例无皮瓣坏死。 3 讨论 乳腺癌已成为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且逐渐年轻化。尽管乳腺癌的外科治疗逐渐向微创方向发展,乳腺癌根治术仍旧作为大部分患者的首选的外科治疗方式。乳腺癌根治术创伤面积大,即使创面得到彻底止血,由于皮下脂肪及淋巴管丰富,创面的渗血、上肢淋巴液回流不畅、皮下毛细血管外压力降低等因素,使得术后皮下积液成了最常见的并发症[1]。金忱和丁立报道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率高达14.5% - 59.5%[2,3] ,章阳等[3]报道皮下积液发生率为24.6% - 40.6 %[4]。皮下积液影响切口愈合,易致皮瓣坏死,并影响术后放、化疗,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从而不能达到最佳综合治疗效果。 经临床观察,术后采用传统的创面加压包扎方式,如果包扎过紧不仅呼吸受阻,不但不能达到引流效果,还可能导致皮瓣的血循环不良,创面发生感染,皮瓣发生坏死。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传统引流方法导致绝大部分患者术后发生皮下积液,从而导致病程延长,后续治疗无法及时跟上。 重庆市西南铝医院普外科在传统引流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采用新的引流方式。不需要对创面进行加压包扎,从而有利于患者的呼吸运动,同时有利于皮瓣血液循环及患侧上肢血液、淋巴液回流,减轻水肿。通过检测发现,普通引流,没有负压,效果不佳;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压力达到44.1 mmHg,容易发生引流管堵塞,反而效果不好。这种自制的负压引流瓶,负压25.7-36.8 mmHg,大小适宜,能进行持续性低负压吸引;而且便于观察:如引流管处于吸瘪状态,表示瓶内有充足的负压,反之,则负压不足,应及时更换引流瓶,作持续吸引。本组病例中,患者术后1-2 d引流量70-95 ml,以后逐日减少,当引流量小于10-15 ml时,拔除引流管。改进后的方法,其负压吸引瓶,体积小便于携带,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本组病例皮下积液仅发生2例,经处理,痊愈,而且全组病例切口完全愈合,没有发生皮瓣坏死,临床疗效满意。 另外我们在护理此类患者时,因为改进了引流方式,所以强调早期活动。术后第1天,手部及前臂开始活动,在术后第5天左右,开始肩部活动,临床观察到,与传统引流相比,引流量没有增加。如肩部活动过早,会造成淋巴漏加重,如果活动过晚,术后患肢肿胀持续时间较长。如果在拔管后,出现皮下积液,一般量较少,如果量低于30 ml者,可用注射器穿刺抽吸并局部加压包扎,每2-3天抽吸1次,一般抽吸2-3次即可治愈。对积液多于50 ml 或经数次穿刺未愈者,采用安放引流管进行引流,一般10 d左右引流量逐渐减少,少于15 ml,拔掉引流管,均能自行愈合。临床观察到,皮下积液较易于发生在肥胖病例中,原因可能是肥胖患者腋窝清扫后残腔较大,因此,针对肥胖病例尤其应该加强引流及创面的观察。 [参考文献] [1]杨裕志,朱俊,王伦保.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体会[J].临床医学实践,2005,5(9):688-689. [2]金忱. 在乳癌水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