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 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二 研究内容 1.中药成分化学 例:满山红(杜鹃科)化学成分的研究 2.中药药物化学 例:秋水仙碱的结构改造: 3.中药生物化学 例:青蒿的生物化学研究: 与中药化学相近的学科有: 第二节 中药化学在中医药现代化和 中药产业化中的作用 药学学报 月刊 中草药 月刊 中成药研究 月刊 医药工业 月刊 化学学报 月刊 化学通报 月刊 中国中药杂志 月刊 Phytochemistry 月刊 (三)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结构测定的发展 现代天然药物化学的提取分离结构测定技术是向快速、高效、微量及准确的水平发展,发现一个新化合物的时间和周期大大缩短。五十年代以前发现一个新化合物多要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特别是新结构类型的化合物) 制成片剂抗痫灵,副作用(胃的灼热感,痔 疮疼痛感)降低,效果增加一倍,剂量:50mg/片 ,1~2片/次,一日三次。 例:银杏叶制剂的研究 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具有活血化瘀,敛肺平喘的功效。 但当时对银杏叶的化学研究仅停留在黄酮苷元的水平上,没有深入研究下去。随后发现舒血宁片或针疗效不稳定,临床使用量很快下至停用。致使此制剂改良最终失败。 时隔10年后,德国Schwabe公司及法国IPSEN公司相继将银杏叶成功地制成疗效和质量均稳定的片剂(Tebonin和Tanaka),很快风靡全球。 此二公司成功的原因是对银杏叶化学成分研究十分深入,发现其有效成分为: 国外银杏制剂用HPLC测定上述几个化合物的含量并规定总黄酮苷≥24%,总内酯≥ 6%,保证了制剂的质量稳定,而国内早期的制剂研究中水煎煮及硅胶吸附的处理使此二类成分损失较大,质量和疗效自然下降。 3.研制开发新药、扩大药源 (1)扩大药源 大规模地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常会引起药源短缺,一般可在同科属的植物中寻找出新的提取有效成分的植物,或者在其他植物中提取出结构与有效成份相似的成分,进行化学结构改造形成我们所需要的有效成分,以扩大药源降低生产成本。 例:紫杉醇资源的研究 紫杉醇在太平洋短叶红豆杉树皮中的含量为0.02%,平均需用3棵生长70~80年的大树树皮才能提取分离出够治疗1位癌症患者用的紫杉醇,而太平洋短叶红豆杉已被列为濒危物种,因此紫杉醇的药源十分短缺。 1.杂种紫杉醇(Taxus media Rehd)的枝叶中含有紫杉醇,5年栽培的枝叶与生长70~80年的野生红豆杉树皮中的含量相当,1年可采两次,并可用插枝法繁殖大规模栽培,以供提取紫杉醇。 2.从欧洲红豆杉和喜马拉雅红豆杉的枝叶中提取出来紫杉醇前体化合物——10-羟基巴卡亭(10-deacetyl bacatin),再用半合成的方式制备出紫杉醇,目前美国BMS公司即用此法生产紫杉醇。 例:延胡索乙素资源的扩大 延胡索乙素是中药元胡止痛的有效成分,可制成片剂(颅痛定)代替吗啡使用。但元胡含此成分的量很低,仅为0.6%以下。而防己科的黄藤中含的掌叶防己碱与延胡索乙素的结构相似 掌叶防己碱结构与延胡索乙素的差异是C环脱氢,因此可氢化还原C环形成延胡索乙素,黄藤的掌叶防己碱含量为4%左右,比较高。这样既扩大药源,又降低了成本。 (2)研制开发新药 研发(RD)新药(完全创新新药)一般有两个途径,一是以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中寻找出新的有效化合物进行研发;二是从植物、动物或微生物提取得化学成分中寻找出新的有效化合物进行研发。 国外一般要筛选数万到数十万个化合物才能发现一个新的有效成分。 中药已有数千上万种单味及复方供筛选,比国外发现新的有效成分便利得多。 例:抗疟新药青蒿的研究 1971年中国中医药研究院屠呦呦等研究人员以抑制鼠疟原虫的效价为生物测定指标筛选了640种抗疟方后,决定重点研究青蒿,但青蒿的水和醇的加热提取液灭疟效果均不太稳定,屠呦呦查阅有关文献时,注意到历代用药经验中药物合理提取的方法,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有“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可治“久疟”。屠呦呦根据这条线索,改进了提取方法。 1981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由世界卫生组织等主办的国际青蒿 素会议上,疟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甲医院必备医疗设备清单大全.doc VIP
- 1_MSDS_柴油-GB 30000 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pdf VIP
- 职业学校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方案(参考范文).docx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docx VIP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专题六 劳动价值论.doc VIP
-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2021.pdf VIP
- 2025年事业单位考试(医疗卫生类E类)综合应用能力试卷及答案指导.docx VIP
- 人教部编版部编版七下《阿长与山海经》优秀课件(公开课一等奖).pptx VIP
- 食品营养与健康绪论.ppt VIP
- 贫血的中医治疗.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