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教研-第十三章-煅法[1].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三章 煅 法 中药炮制学教研室 概述 定义: 将药物直接放于无烟炉火中或适当的耐火容器内煅烧的一种方法,称煅法。 有些药物煅红后,还要趁炽热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淬之,称“煅淬法”。 沿革: 《五十二病方》:燔法 《黄帝内经》:生铁落饮(煅)、小金丹(合煅)、左角发燔治(闷煅) 《金匮玉函经》:“有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 分类 : 明煅法:质地较坚硬的矿物类、贝壳类、化石类药物。 煅淬法:质地非常坚硬的矿物类药物。 闷煅法:(扣锅煅、暗煅、密闭煅):制备某些植物类和动物类药物的炭药。 注意事项: 1.粒度大小,温度高低,受热时间长短。 2.植物药,保证药物存性,防止灰化。 3.矿物类、贝壳类、化石类药物,煅至体松质脆。 目的 1、改变原有性状,适合临床应用。 2、减少或消除副作用。 3、有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4、便于粉碎。 5、增强产生止血作用。 第一节 明煅法 定义:药物煅制时,不隔绝空气的方法称明煅法,又称直火煅法。 药物:所有矿物药、贝壳类、动物化石类药物。 煅制目的 : 使药物质地酥脆。石决明、阳起石 煅法使药物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不同组分因胀缩比例不同,产生裂隙,使药物酥脆; 矿物中的硫、砷挥发,产生间隙。 除去结晶水。白矾、硼砂 使药物有效成分易于煎出。钟乳石、花蕊石、蛤壳 操作方法 敞锅煅 炉膛煅 平炉煅 反射炉煅 注意事项 药物大小分档 ,以免煅制时生熟不均 宜一次煅透,中途不得停火 煅制温度、时间应适度 在容器上加盖(但不密闭)以防爆溅 白 矾 【处方用名】 白矾、明矾、枯矾 【来源】 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制成。主含硫酸铝钾[KAl(SO4)2·12H2O] 【历史沿革】 汉以前载有“烧”(《病方》)、“炼”(《本经》)的炮制方法;晋代提出“烧令汁尽,熬”(《肘后》)的方法;现有白矾、枯矾。 【炮制方法】 1.白矾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捣碎或研细。 2.枯矾 净白矾→置煅锅内→武火加热熔化→继续煅至膨胀、松泡,呈白色蜂窝状固体。 注意: 1.一次性煅透,中途不得停火 2.不能搅拌 3.忌铁器 4.药物量适中,不能过多 【炮制作用】 1.白矾:酸、涩,性寒,具有解毒杀虫,清热消痰,燥湿止痒作用,外用可解毒、杀虫、止痒,内服可清热消痰。 用于湿疹,疥癣,癫痫等。 代表方:风痰雍盛所致癫痫—白金丸 2.枯矾:酸寒之性降低,涌吐作用减弱,增强了收涩敛疮、止血化腐作用。 用于湿疹湿疮,聤耳流脓 代表方:疮口不合—生肌散 【炮制研究】(1) 白矾主要成分为KAl(SO4)2·12H2O 炮制对化学成分影响: 白矾煅制时50℃—失重, 120℃—大量吸热, 大约260℃—脱水基本完成, 300℃—分解, 至750℃无水硫酸钾脱硫大量发生,产生硫酸钾、三氧化二铝及三氧化硫,成品水溶性差,混浊并有沉淀。 故煅制温度应控制在180~260℃,失水45.53%。 高温条件下,与铁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铁。 【炮制研究】(2) 炮制对药理作用影响: 1.白矾内服适量可抑制肠粘膜分泌而起止泻作用。外用稀溶液能起消炎收敛防腐作用。 2.枯矾消除了引吐作用,增强止血止泻作用。外用能和蛋白质反应而成难溶于水的物质而沉淀,收敛疮口,减少疮面渗出物。 石 膏 【处方用名】生石膏、煅石膏 【来源】 硫酸盐类矿物石膏,主要含含水硫酸钙(CaSO4·2H2O)。 【历史沿革】 汉代多见“碎”(《玉函》)的炮制方法。这一时期石膏以生品入药。唐代率先提出“煅”法(《心鉴》)。现行有生石膏、煅石膏。 【炮制方法】 1.生石膏 原药材,洗净,晒干,敲成小块,或碾成细粉。 2.煅石膏 取净石膏块用武火煅至红透。 【炮制作用】 1.生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 高热烦渴—白虎汤 肺热咳喘—麻杏石甘汤 2.煅石膏:收湿生肌,敛疮止血;用于溃疡不敛,湿疹瘙痒。 疮疡溃后不敛—九一丹 【炮制研究】 生石膏化学成分为含水硫酸钙 ( CaSO4·2H2O ) 炮制对化学成分影响 加热至80~90℃开始失水,至225℃时可全部脱水转化成为煅石膏。 炮制对药理作用影响 生—清热力强:对内毒素发热有明显解热效果。 煅—清热力弱,收敛固涩。 其他药物 石决明:生品偏于平肝潜阳。用于头痛眩晕,惊痫抽搐。如治头痛眩晕的羚羊角汤。 煅后咸寒之性降低,平肝潜阳作用缓和,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