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致青少年长期离家出走之因素脉络研究 - 大仁科技大学
大仁學報第三十三期民國九十七年九月( ) 導致青少年長期離家出走之因素脈絡研究 87 Tajen Journal No. 33 導致青少年長期離家出走之因素脈 絡研究 陳志賢 *a 摘 要 本研究旨在建構導致青少年長期離家出走之因素脈絡,採用質的研究法,以 深度訪談為主要的收集資料方式,訪談七位離家出走後長期離家居住長達一年以 上的青少年,並以紮根理論進行資料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長期離家青少年在離家前的生活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也是 親子關係不斷惡化的過程。親子連結不良、家外影響漸增、自主要求漸增是長期 的主要影響因素,而動態的親子互動變化則是惡性的親子衝突循環,但是親子衝 突要發展至長期離家出走的行為,還需要其它因素的影響,包含:雙方衝突因應 策略、暫時性安置條件有無、離家後家人負向反應等因素。 關鍵字:離家出走、青少年、親子衝突循環、離家原因 * 大仁科技大學幼兒保育學系 a通訊作者 88 大仁學報第三十三期 壹、前言 一、研究動機 研究指出離家出走與無家可歸青少年社會資源較少,社會支持較低,與自己 生存有關的日常壓力較高(Ayerst, 1999; Robert, 1982; Whitbeck, Hoyt, Ackley, 1997) ,而且離家次數較多的長期離家青少年的身心狀況與生活適應要比只有一 次離家出走或短期離家者更差,也更須要協助(Windle, 1989) 。一些研究也發現離 家出走與無家可歸青少年的情緒與行為疾患明顯高於一般青少年(Whitbeck, Hoyt, Bao, 2000) ,而且離家出走與無家可歸青少年也有比較高比例的憂鬱症 狀、自殺行為與藥物濫用情形(Smart Walsh, 1993; Windle, 1989; Yoder, Hoyt, Whitbeck, 1998) ,可見長期離家出走與無家可歸的青少年在身心狀況與生活適應 上較一般青少年更需要專業上的協助。 目前研究普遍認為離家出走並不是由單一因素而導致,但多數研究也發現家 庭因素是造成青少年離家出走最主要的原因,其中包含身體、性虐待、親子衝突 與其它的家庭問題(Adams, Gullotta, Clancy, 1985; Plass Hotaling, 1995) 。但是 為何有些青少年離家出走後,短期內就會回家,而有些青少年則會離家生活一年 以上,尚缺乏研究來說明。因此,本研究針對青少年長期離家出走前的發展脈絡 與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以了解青少年離家的過程與原因,試圖建構出一個動態的 發展歷程,以發現導致青少年長期離家出走之因素脈絡。 二、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了解導致青少年長期離家出走的 因素脈絡,並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提供諮商實務相關工作者參考。 貳、文獻調查 一、離家出走的類型 早期 Homer(1973)依離家出走的動機將離家出走青少年分為逃出型 (Running from)和逃向型 (Running to) ,逃出型離家是指青少年因為無法解決家庭衝突與家 庭問題而逃離家庭者;逃向型離家則是青少年因為尋求快樂,受到同儕團體的吸 導致青少年長期離家出走之因素脈絡研究 89 引或壓力而離家的青少年,這些青少年的家庭和一般未曾離家出走青少年的家庭 背景並無明顯不同。而後 Zide 和 Cherry(1992) 以Homer的分類為基礎,把類別 分為逃出型、逃向型、被遺棄型(forsaken) 、被拒絕型(thrown out)四種。前兩類 與 Homer的定義相同,後兩類的定義如下:被遺棄型的青少年多是因為家庭貧 困與家中人口過多而離家,青少年離家出走是為了養活自己;被拒絕型青少年則 和家人很少接觸,有強烈的疏離感與情緒困擾,較易參與犯罪活動。 二、青少年離家行為之理論觀點 早期美國由於精神醫學和心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