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 年级 第 一 学期 第 一 单元 第 7 课 授课题目:《》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2.培养学生赏析对联的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自觉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赏析对联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自觉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 教学过程 改进创新 一、导入新课
对联是我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遗产中独具风格的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我国文化艺术芳园中极为别致的一朵奇葩。普陀山第一大寺普济寺正门对联为“五朝恩赐无双地,四海尊崇第一山。”此联指的是普陀山自开山以来,在海内外影响之大,以“五朝恩赐”、“四海尊崇”来赞誉之,并不为过,这就已把普陀山的佛教文化历史与佛教地位突出的概括出来了。其中“五朝恩赐”指的是唐、宋、元、明、清五朝统治阶层的重视程度;“四海尊崇”是指普陀山在世界各国尤其是东南亚一带的社会各阶层人们心中所占的地位。全联对仗工整,琅琅上口,富有韵味。
补充:普济寺的藏经楼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海岸牌坊:一日两渡潮,可听其自来自去千山万重石,莫笑他无知无觉1000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
(2)据《宋史蜀世家》的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chǎng)“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公元964年,学士幸寅逊撰词,孟昶觉得不够工整,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3)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对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于是出现了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
(4)对联得到空前的发展和普及,立功至伟者当属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相传在他登基后的第一个春节,曾要求全国上下都贴对联以示喜庆。他在年前微服私访时,还在民间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锥锥锥锥出穷鬼去;拉拉拉拉进财神来”等佳联。此后,对联便大面积地开花结果。
二、对联特点
对联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2.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古人对词类的划分称为“实对实,虚对虚”,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等,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而且相同的位置一般不出现重复的字。
随堂小练习参考答案:名词动词方位名词名词形容词名词B
3.平仄(zè)相合,音调和谐。书写对联的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第三、四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第一、二声)。在张挂对联时,传统做法是直写竖贴,面对大门,上联在右,下联在左,不能颠倒。与对联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它在对联中起到画龙点睛,互相补充的作用。
随堂小练习参考答案:第三联有误,从各联的尾字可以看出来,“色”应属上联,“香”应属下联。1.C
2.上联第二个字是否定副词,其中A项与上联重复,C项的“只”字是范围副词,D项的“能”字是能愿动词,所以答案应选B。
3.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4.“九洲”对“四海”“窗前”对“枝上”5.①-⑥ ⑦-③ ?-⑨ ⑩-? ⑤-⑧ ②-④
四、布置作业:
1.复习课堂作业,预习第8课;
2.课后搜集三至五副对联,在班内交流。
作业练习:
1.复习课堂作业,预习第8课;
2.课后搜集三至五副对联,在班内交流。
课后小结: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doc
- 20-2 お化けアパート.doc
- 20-6 いろいろな未来.doc
- 20-8 調査「未来はどうなる?」.doc
- 20-7 未来のニュース.doc
- 20-9 わたしたちの未来.doc
- 200--1U850安装说明.doc
- 2005-2008年“争先创优”工作总结---安陆市人事局.doc
- 2005-2008年“争先创优”工作总结——云梦县人事局.doc
- 2005-2008年“争先创优”工作总结——大悟县人事局.doc
- 2015-2016学年上学期中职实用语文(广东新世纪版)教案:第2篇第22课 书法艺术,形神兼备.doc
- 2015-2016学年上学期中职实用语文(广东新世纪版)教案:第2篇第25课 谐音趣话,妙语横生.doc
- 2015-2016学年上学期中职实用语文(广东新世纪版)教案:第2篇第23课 欣赏临摹,博采众长.doc
- 2015-2016学年上学期中职实用语文(广东新世纪版)教案:第2篇第24课 一展技能,书成一家.doc
- 2015-2016学年上学期中职实用语文(广东新世纪版)教案:第2篇第26课 音韵绕口,汉语绝学.doc
- 2015-2016学年上学期中职实用语文(广东新世纪版)教案:第2篇第29课 星座物语,指点人生.doc
- 2015-2016学年上学期中职实用语文(广东新世纪版)教案:第2篇第31课 五谷杂粮,饮食人生.doc
- 2015-2016学年上学期中职实用语文(广东新世纪版)教案:第2篇第32课 玉液琼浆,雅俗共赏.doc
- 2015-2016学年上学期中职实用语文(广东新世纪版)教案:第2篇第33课 礼俗禁忌,处世之道01.doc
- 2015-2016学年上学期中职实用语文(广东新世纪版)教案:第2篇第33课 礼俗禁忌,处世之道02.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