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史作业黎族概述.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史作业黎族概述

一、海南黎族先民的迁入及全文概述在海南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少数民族文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自古以来勤劳勇敢的黎族、苗族、回族人民就在岛上繁衍生息,他们和平共处,团结一致,与汉族共同开发建设海南岛。黎族是海南最早的居民,其先民源于骆越人,为百越民族的一支,3000年前(周秦时期)陆续迁徙海南岛,现有人口130万人,主要聚居地为海南省的乐东、陵水、三亚、白沙、保亭、琼中、昌江、东方、和五指山等市、县。少数散居在万宁、儋州、琼海、屯昌、定安、和临高等县、市,是海南岛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二、早期黎族先民的生产生活1、传统民居:船型屋相传黎族的先民是乘船来到海南岛,到了海上为了躲避风雨,防御野兽,就把船倒扣过来用竹木制成,上面盖有茅草,后来就流传下来这种船型屋。船型屋有高架船型屋与低架(落地式)船型屋之分,其外形像船篷,拱形状,用红、白藤扎架,拱形的人字屋顶上盖以厚厚的芭草或葵叶,几乎一直延伸到地面上,从远处看,犹如一艘倒扣的船。其圆拱造型利于抵抗台风的侵袭,架空的结构有防湿、防瘴、防雨的作用,茅草屋面也有较好的防潮、隔热功能。而且能就地取材,拆建也很方便。鉴于这些优点,船形屋得以世代流传下来。这种船型屋多选择建在山谷小平原及河谷台等较平缓的地方,屋内可分为储物室和寝息室两部分。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是海南省首个建筑类古遗址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是海南船形屋保存得最完整的自然村落之一。白查村现有78户380人,属黎族村庄。白查村完整地保存了81间船型屋。2、原始农业黎族先民采用的是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叫做“砍山栏”或者“种山栏”,是一种砍到烧光的原始农业。在开始耕作之前,他们先将一片打算耕作的土地上的树砍到,然后放火烧光雨后播种,燃烧后的草木灰作为肥料。由于海南湿热的地理气候,稻谷一般一年三熟。这种稻谷叫做山栏稻。每当稻谷收割的时候,人们会在稻田里搭起草寮,草寮里悬挂两块木板,用木棒敲击木板的不同部位会发出“叮叮咚咚”的声响,这种活动叫做“打叮咚”,既可以驱赶前来偷食稻谷的鸟兽,又可以排解独自在山林的寂寞。在耕作收割时,黎族有一种独具特色的生产方式,叫做“牛踩田”,就是由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赶十几到几十头牛按照一个方向反复踩踏。“牛踩田”一般分为两种,水地的“牛踩田”是为了松土播种,旱地的则是给稻谷脱壳。同时,黎族还有许多独具特色的生产工具,比如“手刀”,他和北方农业常见的镰刀功能相同但是要小巧许多。手刀由一根小木棒和一个石质或者铁质刀片组成,呈十字型。收割时木棒竖着贴在手掌心,刀片横向割断稻谷。其他生产工具大多由竹、木或者藤制成,比如竹磨它类似雨北方的石磨。3、传统狩猎黎族的传统狩猎独具特色,他们会采用集体围猎的方式,并且在狩猎前会举行占卜仪式,集合全峒几十人甚至几百人,带上猎犬和狩猎工具围山捕猎。分配猎物也有独特的风俗,黎族的部分地区还会采用“合亩制”的平均分配方式,甚至连猎犬也会分到一份。在狩猎活动中,第一个或者单独打死一头猎物的人可以得到猎物的下颌骨作为勇者的象征。黎族有丰富的狩猎工具,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儋耳珠崖郡,……兵则矛、盾、刀、木弓弩、竹矢,或骨镞”。由此可知,至少汉代就已经使用弓、弩了,使用的箭矢为竹矢、骨镞。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发展出了弓箭、竹签、铁钩、长矛、绳网、尖刀、粉枪等。狩猎是黎族在1949年前的一项重要的生产活动。在长期的狩猎活动中,黎族群众通过不断的总结经验,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海南自然和地理特点的狩猎方式。这些狩猎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放狗、装圈、挖陷阱、装柴打、挂枪、安网、人群合围、巡山、巢猎。4、捕捞和采集业捕捞也是少数民族较为重要的一种生产方式,黎族先民一般用竹条和山藤制作的捕鱼工具:鱼笼和鱼笱。这种捕捞工具小口大肚,笼口有倒置的竹篾使鱼可进不可出。鱼笼和鱼笱分为多种型号,根据水流的深浅和湍急程度不同放置不同型号。同时,黎族还会使用弓箭射鱼、叉鱼,使用渔网捕捞等方式,清代张庆长在《黎岐纪闻》里就曾纪载:“黎岐无不能射者,射必中,中可立死。每于溪边伺鱼之出入,射而取之,以为食。其获较网罟为尤捷云”。由于海南岛独特的地理位置,长夏无冬雨量充沛,野生植物资源丰富,黎族会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如木棒、砍刀等进行采集并装入竹藤条编制的筐蒌或网兜中。现在的编篓网兜大多作为工艺品纪念品售卖。5、树皮布由于早期黎族生产力水平有限,只能采用一些树叶、树皮、兽皮充当衣物遮身御寒,从而出现了树皮布。树皮布距今约有6000多年历史,我国汉代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的榻布,是有关树皮布最早的文献记录,宋代《太平寰宇记》、元代《文献通考》和清代《黎歧纪闻》等书籍中,均有海南黎族绩木皮为布的记载。1931年和1932年,德国人类学家史图博先后两次到海南进行黎族的田野调查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