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虚词讲析练
虚词汇总 2015版本 虚词的意思:用现代汉语翻译成“什么”。 如“而”可翻译成“又、但是、却、而且”,或者不译。 虚词的用法:词性,关系。 如:而,可做代词和连词。 而,做连词时,可表承接、并列,递进等。 圈划“都相同”“都不相同”…… 代词,如果代替的对象不同,如果一个是人一个是物,不同。如果都是人,只是人不同,大概算不同。 虚词之“而” 一作连词,连接词、短语、句子。 1表并列。前后词性、短语性质相同,常可交换顺序,多为形、动、名。又……又 2表承接。连接两动词,一前一后相继发生(时间上有先后),或前后之间有条件、因果、目的等关系(逻辑上联系)。接着,就,因而 3表转折。连接多为短语句子,前后多为两形容词、动词。但是、却 4表递进。连接的多为形、动词。用“在……的基础上还要……”去理解。而且、并且 5表假设。连接的多为短语、句子,“而”用于前一分句,表示假设的条件,后一分句表示结果。如果 6表修饰。“而”前常为动词、形容词、时间名词、介宾短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时间等,“而”后一定为动词。地 二、作第二人称代词,多为物主代词,译为“你的”。 三、句末语气词。 指出下列“而”字的用法。 1劳苦而功高如此,未尝有封侯之赏。 2余方心动欲返,而大声发于水上。 3提刀而立。 4任重而道远。 5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6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7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8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9岁竟奉行赏罚而已 10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 11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 12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 13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 14位尊而无功 虚词之“何” 一作疑问代词。 1作主语。通常指代事物,多在句首。 “谁,什么,哪里” 2作谓语。单独使用,不带宾语,后常有语气词。“(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 3作宾语。多指代处所和事物,多放在动词、介词前面。“什么,谁,哪里” 4作定语。放在名词前。“什么,哪里” 二作副词。 1在形容词、短句前,表程度。“怎么” 2在动词、形容词前,用来询问原因,译为“为什么呢”。 3在动、形前,表示反问,后常跟“能、敢、足、可”,译为“怎么”。 三复音虚词。 1何故。用于询问原因,“什么缘故”“为什么”。 2何况。表示意思更进一层。“何况” 3何其。询问原因,加强语气。“为什么”“怎么那么”“多么”。 4何如\何若。用于询问情状、方法、意见等,或表比较。“什么”“怎么样”“什么样的”。 1何谓忠贞?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 2地震者何?动地也。 3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4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 5为政何患?患善恶之不分。 6何贵?何贱?踊贵履贱。 7何哉,尔所谓达者? 8天下一家,何非君土? 9朕欲习学经史,何先? 10乐正子何人也? 11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 12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 13王欲相汝,汝何不受乎? 14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向之去何速?今之返又何速? 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多也。 郎主待汝有恩,汝亡何故? 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询问原因,“什么缘故”“为什么”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先生之衣何其恶也? 管仲之为人何如? 虚词之“乎” “乎”用法简单,可先看位置,在句末的,通常为句末语气词,在句中的,则为介词或表停顿的助词。 一作介词,后接名词、代词。 1介绍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时间、地点。从,在,到 2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 对,对于,给,向……(有时不译) 3表比较,多用于形容词或动词之后, 比,与……相比 4表示被动。被 二作语气助词 1用在句末,根据句意可表疑问、反问、祈使、猜测(句中一般有副词“得无、得非、得微、无乃、其等词)、感叹等语气。 2表示选择语气。用于并列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问句的句末。 3用在形容词末尾,“……的样子” 4用在句中或分句末,表示停顿,不译。 1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2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3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 4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5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6生乎由是,死乎由是。 7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 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9诚信者著乎天下,醇德流乎四海。 10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11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12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13王痍者何?伤乎矢也。 虚词之“乃” 1、二人称代词,“你(们)”“你(们)的” 二作副词。 1表判断,“就是”“便是”。“什么东西是什么,什么原因是什么”(则) 2时间或事理上的承接。事情有先后之分,或者有逻辑上的关系。便、就、于是、才能、才 3动作行为的发生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竟然、居然、反而 4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比希望的来得晚。才 5所述事实仅限于某一范围。仅仅、只、才 1朕心朕德惟乃知。 2家祭无忘告乃翁。 3吕公女乃吕后之女。 4自古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DB41T2454-2023 测量仪器检定校准证书有效性确认技术规范 (2).pdf VIP
- 全过程工程咨询流程.pptx VIP
- (完整版)初中物理新课标解读.pptx VIP
- 火电厂湿法脱硫脱硝石膏中氯离子的去除工艺、药品方法.pdf VIP
-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s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释义.doc VIP
- 2025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真题(新高考Ⅰ卷)(含答案).pdf
- T_JAASS 164-2025 零碳农业园区创建与评价技术规范.docx VIP
- 品牌代理合同范本.docx VIP
- 标准与标准化知识.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