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迅爱情的冰火性中看鲁迅.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鲁迅爱情的冰火性中看鲁迅.doc

从鲁迅爱情的冰火性中看鲁迅   摘要:鲁迅的感情生活,可谓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洋。正如鲁迅的文学作品,从启蒙的角度开始,实质却是人学,充满人性的矛盾。又如鲁迅的处世,批判他认为无救的人毫不留情,而对他认为有希望的人怀着炽烈的热情。   关键词:鲁迅;爱情;文学   中图分类号:I210.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0-0001-01      鲁迅很多作品是从启蒙的角度开始的,他的文学实质是人学。对人生的反映上,鲁迅侧重于人性的病态,将自己当做医生的角色,针砭中国国民的性格弱点,以期改良。然而,于其自身,鲁迅却不得不选择了“非改良”。鲁迅的小说,最深刻的在于他关注人的灵魂,他笔下的知识分子,体现的是知识分子根植的弱点,以及先驱者的孤独感,鲁迅关注的不是事件史而是心灵史,而这也许正基于鲁迅对自身的无法抗争的抗争。   被母亲“病危”召唤回国的鲁迅,回家第二天就被迫举行了婚礼,婚礼是热闹的,众人如释重负如愿以偿的喧闹里,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一场漫长的婚姻灾难却从此开始了。   鲁迅的母亲,以爱的形式带给鲁迅压力,形成了爱的牢狱。鲁迅说,朱安是母亲送给自己的一个礼物。将一个活生生的人形容成礼物,这很有不敬之处,而在这不敬中却很能深深体会出鲁迅的无可奈何与自讽,鲁迅是个孝子,母亲强送的礼物他不得不接受,可是这个礼物却是他一生的伤口。对于鲁迅,朱安很难说有多少感情,然而纲常,将她锁定在鲁迅身上,所以她只能用一辈子来偿还这无缘由的债。鲁迅不愿接受朱安,很大程度在于朱安恰是鲁迅最为反对与反感的旧式女子,从小被清规戒律压制得辛苦不堪的鲁迅,童年时就是极为反感二十四孝图之列的古训的,然而讽刺的是,成年的鲁迅不但是个孝子,还被旧式的婚姻所羁绊了一生。   从结婚到死亡,鲁迅不曾碰过朱安,同时因为朱安所在的环境、朱安自身的思想意识和社会背景,鲁迅如果休书朱安,几乎等同将朱安送上绝路。朱安的问题上,鲁迅在感情生活中的软弱妥协再一次鲜明的体现出来,他没有勇气伤害母亲和朱安,至死也没有解除这一段有名无实的婚姻,即使他冒着舆论的压力追求了自己的爱情,却仍没有勇气将许广平光明正大带上上海的街头。鲁迅是性情中人,但他太深刻,朦胧而美妙的浪漫主义与他无缘,即使爱情,他也更多地看到它的无奈。   然而同情朱安毕竟只是个人的恻隐之心,一个女人一生最需要的情感,鲁迅给不了她。朱安对自身的体察是贴切的,也是悲情的。世事总有许多无奈与苦痛之处,两个心如明镜的人尤甚。较之徐志摩轰轰烈烈的爱情,世人更为关注为了爱情的一往直前不顾一切,然而张幼仪和朱安是不同的,张幼仪是独立的有修养的知识分子,离开徐志摩,离开这段爱情,她依然能成就伟业,而朱安不一样,她要的是归宿,离开鲁迅她无法生活。鲁迅需要考虑的更多,选择也更难,这段没有感情的感情他注定无法放手。   无爱的婚姻里,鲁迅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这种痛苦影响了他今后的思想和生活,可以说,没有朱安,就没有鲁迅的深沉,更没有鲁迅毕生的檄文反抗,鲁迅的全盘反古是与不幸的婚姻不无关系的,上帝有常人无法理解的智慧,它以朱安一生的寂寞、苦痛、隐忍促成了鲁迅的痛感、深刻和伟大,可以说,假如没有朱安,鲁迅也就不成其为鲁迅了。   鲁迅婚姻的悲剧在于与旧道德不合,与新道德也不合。所以,鲁迅唯有对爱情绝望,在他和许广平的恋爱中,如果没有许广平锲而不舍的努力,并发出“道德也罢,不道德也罢,合法也罢,不合法也罢,都与别人不相干”的誓言,鲁迅绝对没有这十年的爱情,爱情里鲁迅一直是被动的。终于,鲁迅最后反抗了,朱安是“礼物”,许广平才是他的“爱人”,是他人生的曙光,经过仔细斟酌,鲁迅看准了这反抗的价值。   当然,反抗是有代价的,他们的反抗冒犯了许多人,无论对于旧道德,还是对于新道德,所以他也就成为旧道德和新道德家们的攻击目标。这点他和许广平早就看到了,“道德也罢,不道德也罢,合法也罢,不合法也罢,都与别人不相干”,这是抗争所必须给与的答复。   正因为这样的情感经历,才让鲁迅有了更多身处人世间的痛楚感。人对世情的体察是有渊源的,童年的鲁迅喜欢看戏,却唯独对戏中女吊和无常的印象最为深刻,这两个形象都是很可怕的,他们面目狰狞,在鲁迅笔下,却比人有人情味得多,除去少年的奇趣心理,这与鲁迅的成长经历见闻不无关系。童年对以后打下的印迹是深重的,它与鲁迅后来的很多决定性选择有着必然的因果,童年记忆的预感冥冥中成谶,这也是正是反抗的悲剧性。   鲁迅是一名伟人,但这种伟大并非与生俱来,除了天生的才华、后天的情操培养,还与鲁迅的情感悲剧有关,它们使鲁迅变得深刻丰富。鲁迅是块肥沃的土地,而悲剧本身就是一把种子,可以说,没有这悲剧,就没有今天的鲁迅意象。就此点言,鲁迅不再是单个个体,而是一个复合的精神载体。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