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 高热.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第一节 高热

第二章 急症 第一节 高 热 教学目的 一、掌握高热的辨证治疗; 二、熟悉该病症的定义、病因病机; 三、了解该病症的预后、预防与调养。 基本概述 凡口温超过39℃时称为高热,为临床常见症状。中医又称“壮热”、“大热”、“实热”。 高热多见于流感、流脑、乙脑、菌痢等急性感染、急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及中暑、风湿热、恶性肿瘤等。 病因病机 引起高效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感受外邪,邪正相争。 1.外感风热?风热之邪从口鼻或皮毛侵入人体,致使肺气失于清肃,卫气不能宣畅,弓起高热。 2?温邪内陷?温热之邪在表不解,深入气分;或内陷营血,热邪入里,出现高热。 3.暑热蒙心?外感暑热之邪,内犯心包,而见高热、神昏。 4疫毒熏蒸?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疫毒之气,侵犯人体,熏蒸脏腑、肌肤,导致高热。 辨证分型及针灸治疗 1.外感风热 [治法] 疏风清热,宣肺解表。以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 [处方] 鱼际、尺泽、合谷、曲池、外关、大椎。 [随证配穴] 咳甚,加列缺;头痛明显者,加印堂、风池;咽喉肿痛者,加少商。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大椎、少商点刺出血。 [方义] 鱼际为肺经荥穴,尺泽为肺经合穴、子穴,二者合用能清泻肺热。大椎属督脉,为诸阳经交会穴,能宣散一身之阳热。合谷、曲池、外关疏风解毒、清热泻火。   2.温邪内陷 [治法] 热在气分:清热泻火、通腑生津,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热在营血:清热凉血、开窍宁神,取手少阴、手厥阴经穴为主。 [处方] 热在气分:二间、合谷、曲池、内庭、丰隆、大椎。 热在血分:少冲、神门、中冲、内关、大陵、曲泽。 [随证配穴] 高热、神昏者,加水沟、十宣;便秘者,加支沟、大椎;斑疹、出血者,加血海、膈俞。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大椎、中冲、少冲、曲泽诸穴可点刺出血。 [方义] 温热之邪伤及气分,多侵犯手足阳明经,故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合谷、曲池为清热要穴。二间和内庭分别为手足阳明经之荥穴,主治身热。丰隆通便保津。大椎泻热通阳。温热之邪深入营血,病在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故取两经的井穴少冲、中冲泻热开窍。神门、大陵属两经的原穴,有清心宁神的作用。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沟通三焦,针之可宣上导下、和内调外。曲泽为心包经合穴,点刺出血可清血分之热。 3.暑热蒙心 [治法] 清泻暑热,开窍启闭。以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穴为主。 [处方] 合谷、曲池、中冲、内关、曲泽、委中。 [随证配穴] 神昏者,加水沟、十宣。口渴唇干者,加廉泉、金津玉液。抽搐者,加太冲、阳陵泉。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中冲、曲泽、委中可施行点刺出血法。 [方义] 合谷、曲池为清热泻火要穴。内关清心除烦,和胃止呕。中冲、曲泽、委中点刺出血,清泻暑热之邪。   4.疫毒熏蒸 [治法]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合谷、曲池、内庭、陷谷、外关、曲泽、委中。 [随证配穴] 肌肤丹痧者,加血海、膈俞。咽喉肿痛者,加少商、天容。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曲泽、委中可点刺出血。 [方义] 合谷、曲池、内庭、陷谷分属于手足阳明经,疏解肌肤郁热。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的络穴,又与阳维脉相通,可宣达三焦气机、疏散风热。曲泽、委中点刺出血,能清血热而排郁毒。   其他疗法 1. 耳针:耳尖或耳垂、神门、肾上腺、耳屏尖、交感、皮质下。强刺激,留针15~20 分钟,耳尖或耳垂点刺出血 2. 刮痧:用光滑平整的汤匙、钱币或牛角板蘸食油或清水,用力刮背部脊柱两侧(夹脊穴或足太阳经第一侧线)、颈部、腋窝、胸胁部以及肘窝、腘窝等处,刮至皮肤出现紫红色为度。 3. 穴注:大椎、曲池、合谷,取柴胡注射液2~4毫升穴位注射。 医案举例 杜X?X,男,26岁。发热?1日,头痛,骨节酸痛,恶寒无汗,呕逆欲吐,鼻塞,咽痛。检查:心肺(-),体温39C,扁桃体红肿,苔黄质红,脉浮数。治法:针大椎、风池、太阳、曲池、天容。除大推短促行针不留针外,余穴均留针1h,每15min捻针l次。留针至?1h,头痛消失,已不恶寒,体温降至37?8C。次日复诊,除咽喉微痛外,别无明显自觉症状,体温36.5C,又针天容、合谷,留针1h,手法同上。遂诸症消失。(针灸临证集验)。 体会 1. 针灸对高热有一定疗效,但一定要查明原因,针对病原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退热 不显著者,应结合其他方法综合治疗。 2. 热性病易耗液伤津,配膳应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忌 油腻辛辣之品。 3. 热性易动血、动风,甚则神昏,要加强护理和巡视,及时对症处理。 * *  疫毒入侵,热毒炽盛,熏蒸脏腑。  高热,头面红肿热痛,咽喉肿痛溃烂,烦躁不安或丹痧密布,舌红,苔黄,脉数。 疫毒熏蒸  外感暑热,内犯心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