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开元寺东西塔身雕像身上的装饰结.docVIP

泉州开元寺东西塔身雕像身上的装饰结.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泉州开元寺东西塔身雕像身上的装饰结.doc

泉州开元寺东西塔身雕像身上的装饰结   摘要:唐宋时期,中国结被大量用在器物和服饰上,在现存的壁画作品、绘画作品、器物上都有所体现,但是这些结的结形大部分不是很清楚,因此只知道是结,但结构如何就很难了解,少数结构清晰的就显得十分珍贵,对我们研究结的历史具有很高的价值。建于南宋的东西塔身雕像上的结饰华丽、细腻、写实为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史料,它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宋代结饰的样式情况。这些结饰对我们今天编结方法又有很大的启发。   关键词:开元寺东西塔;服饰结;装饰结;宋代中国结      众所周知中国结起源于原始时期的打结记事,之后,历朝历代都有不同的发展、变化,在历史上和她相关的名称有绶、缨、络子等等。他的作用与实用、装饰、标志、制度有关。   唐宋时期是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国结被大量的用在器物和服饰上,在壁画、器物上都有所体现,如法门寺出土的鎏金银香炉、唐代周?P的《挥扇仕女图》、唐代的《宫乐图》、唐山西省太原市金?o村七号墓室壁画、永泰公主墓壁画、宋代的《货郎图》,山西洪洞广胜寺水神庙壁画中都有装饰结的影子。但是这些结的结形大部分不是很清楚,因此只知道是结,但结构如何就很难了解,少数结构清晰的就显得十分珍贵,它对我们研究结的历史具有很高的价值。   结在历史上只是一个琐碎的小物件,可它却延续了几千年,因为对这一物件的兴趣,我玩赏、编制了12年的时间,因为心中有结,所以对有关结的历史遗迹格外的留意,2008年我在开元寺参观,发现东西塔身雕像上雕刻有大量的装饰结,我又一次激动不已,因为这些雕刻十分写实,因此详实的记录了南宋时期装饰结的样式和使用情况,今将这些雕刻分析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东西塔的建造背景   公元67年{东汉永平十年},印度的Stūpa {佛塔}随着佛教传来中国。在我国传统思想文化、道德观念和社会习尚的影响下,逐渐的汉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化的程度也越来越深,逐渐形成真正中国化的佛教。作为佛法象征的塔,在佛教汉化的过程中,也受到了中国建筑风格的影响,衍变为一种多角、孤俊拔地、高耸凌空的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建筑物。   在唐代佛教兴旺发展的背景下,泉州的佛教蔚然兴起,在咸通元年[公元860年]开元寺大殿东侧建九层木塔,咸通五年完成,赐名镇国塔,北宋公元1017年―1027年增至十三层。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在开元寺大殿西侧建七层木塔[北宋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赐名仁寿塔]。   南宋半壁江山,因江南的富庶经济保持了152年的繁荣,南方的佛教也因此大为活跃,建塔之风在南方兴起。随着港口的繁荣,经济迅猛的高涨,泉州的佛教也发展到一个高峰。到南宋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4年]唐、五代所建的两座木塔都被火灾焚毁。公元1186年开元寺僧人重建这两座木塔,公元1227年再遭火灾,不久僧人守澄在原址新建两座砖塔,公元1228年,僧人自证将西塔改为花岗岩五层石塔,至1237年竣工,费时10年,1238年东塔也被改为五层石塔,至1250年竣工费时12年。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开元寺镇国塔、仁寿塔,因在开元寺东西两侧又俗称东西二塔。   二、简述塔身浮雕   在东西塔身上,装饰有160块浮雕,雕刻在宽0.6-1.2米,高1.5-2.0米的花岗岩石板上,综观这些浮雕,除了马郎妇取坐姿,其余都是立像,依据身份特征,表现不同的动态、情神、服饰、道具[辅助的动物、兵器、花卉等],姿态生动、百相分成。   东塔须弥座有辉绿岩和花岗岩图雕54方,环绕须弥座束腰部分的40幅佛教故事浮雕,每幅长1米,高0.34米,内容分别为:佛本生故事、佛本行故事、阿育王皈佛故事、佛教东传和比喻经故事;东、西、南三踏阶两侧各雕有释迦摩尼成道和花卉图案。西塔须弥座有花岗岩和辉绿岩图雕56方,环须弥座束腰部分有40幅图雕,每幅长1米,高0.32米,内容为双狮争球,双龙戏珠和花卉飞禽;东南西北四踏阶侧有三角形构图的孔雀、花鸟、莲等图案,内容十分丰富,雕刻生动写实,构图灵活,富于变化,体现了南宋时期,泉州石刻艺术的高超水平。这主要应归功于当时的画家、匠师[他们都是闽南本地人]善于观察、吸取、并应用于石雕上。仔细的欣赏这些作品,无数的细节在向我们表示,如果不是深熟于生活中的原型,单评想象是制造不出来的。可以这么说,东西塔上的人物浮雕、装饰物品,正是那个时代佛教造型艺术和世俗生活交融的突出成就,也因此,透过这些作品,我们便可以知道南宋时期泉州人们文化、服饰的种种现象。      三、分析塔身雕像上的装饰结   在东西二塔的雕像服饰上,共有101处用到结,其中73处表现有明显的装饰性,如上图所示[图为本人描绘]:塔身雕像上的结,表现华丽、细腻,线条流畅、优美。   这些“结”主要作为腰带上的装饰,也有作为头饰装饰的。主要装饰在菩萨、和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