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732宋代器押字初探
宋代漆器押字初探
陆锡兴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内容提要 宋代的漆器铭文中出现了押字,是唐代以来押缝书的发展,这种押字逐步扩展到陶瓷器产品之中。押字也叫花押,采用切割、变体等方法造成一个新的符号,成为产品的标志。它构造原理和内含的意义与道教的秘文符字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漆器题铭 押字 押缝 道符
中国古代漆器生产是重要的手工业,产品的范围广,工艺复杂,具有很悠久的历史。上世纪考古发现以来,战国秦汉乃至宋代的漆器不断出现,从而研究越来越全面,漆器的铭文也成为重要的内容。中国自古就有在所制的器物上刻写工匠名字的习惯,从先秦的陶器上的刻铭可以证明但是已经形成风气。这种现象在漆器上延续时间最长,压印题字习惯也延续下来。宋施青臣《继古藂编》:“《晋令》曰:欲作漆器,卖者各注主吏名,乃得作家。当用淳漆着布,器成,以朱题年月姓名。则知至今粥(鬻)髹器者,以朱识于底,自晋然也。”北宋以来漆器题铭有新的发展,这就是出现了押字。押字是经过人为加工的文字的变化形体,一般是草体,还有美术体,其形似字非字,故称之花押。宋周密云:“余近见先朝太祖、太宗时朝廷进呈文字,往往只押字而不书名。初疑为检底而未乃有御书批,殊不能晓。后见前辈所载乾淳间礼部有申秘省状,押字而不书名者。或者以为相轻致撼,范石湖闻之,笑其陋,云:‘古人押字,谓之花押印,是用名字稍花之,如韦陟五朵云是也。’岂惟是前辈简帖,亦止是前面书名,其后押字,虽刺字亦是前是姓某起居,其后亦是押字。士大夫不用押字代名,方是百余年事尔。” 1如此看来,押字在宋代已经在社会上层流行,漆器的押字并不是个别现象。宋代流传下来的押字实物很少,能确定的更少。因此,弄清漆器押字,不仅直接有关漆器制度等问题,对促进押字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
五代漆器的题铭已经多次发现,内容相似,至今没有发现确切的押字材料。
常州半月岛五代墓南唐后期漆器,1号银扣镜盒盖内行书“魏”、“并底盖柒两”,盒中平板面行书“魏真上牢”“并满盖柒两”。2号镜盒仅存盖板,左侧行书“魏真上牢一两”2。邗江蔡庄五代墓银平脱圆形器底两件,一件行书“胡真盖花叁两”,另 一件行书“胡真”下有痕迹,似字非字,不甚清楚,报告认为是花押,不甚可靠3。
就目前的出土实物看,漆器押字最早见于北宋中期。
1959年江苏淮安杨庙镇宋代五座墓葬年代相去不远,一座为仁宗嘉佑五年(1060年)一座为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发现了较为完整的漆器72件,另有碎片若干包。1960年作了初步报告4,后来有发表了专题报告,列表说明漆器的情况,其中有关漆作坊内容的铭文有“杭州胡”四款、“已酉杭州吴□上牢”(图1-1)、“丁卯温州开元寺东黄上牢” 、“已酉杭州吴□上牢”、“壬申杭州北大吴□□”(图1-2)、“选行素漆丙子□张义目□□”、“杨中”、“戊申温州□三叔上牢”、“江宁府烧朱任□上牢” 、“江宁府烧朱任□□上牢庚子□”、“己丑温州□□上牢□”(图1-3)等。整理者明确指出,“我们估计这些文字中末一字难以辨认的,可能都是画押。5”
杭州北大桥宋墓出土漆器年代与杨庙镇宋墓相近。唾盂底朱书文笔记潦草,难以辨认,唾盂托座书“丁卯温州□□成十二□上牢”6。
武汉市十里铺北宋大观以后的墓葬,出土漆器多件,漆碗底外壁书“丙戌邢家上□(牢)”;钵两件,其一壁书“己丑襄州邢家造真上□牢”;另一书“戊子襄州骀马巷西谢家上□(牢)□□”;六瓣盒外壁书“丁亥邢家上□(牢)”等。唐李肇《唐国史补》云:“襄州人善为漆器,天下取法,谓之襄样。”墓内漆器就是唐宋著名的“襄样”实物。发掘者认为“从这批漆器的式样、制作方法和文字书法方面看,和江苏淮安以及无锡等地宋墓所出应是一脉相传的。7”
江苏常州北环新村北宋后期墓,出土的银扣漆托子底朱书“苏州真大黄二郎上辛卯”8。
杭州老和山南宋初年墓葬,201号墓漆碗外壁书“壬午临安府符家真实上牢”。漆盘外壁书“壬午临安府符家真实上牢”9。
常州村前南宋墓漆器也有“上牢”字,5号墓戗金人物奁盖内漆书“温州新河金念五郎上牢”,戗金长方盒盖内书“丁酉温州五马钟念二郎上牢”,4号戗金长方盒内书“庚申温州丁字桥巷解七叔上牢”10。
出土的宋代漆器的题铭行楷、行书、草书相杂,同一个字在不同墓葬的漆器上书写字体不一,这是反映宋代正处于押字的形成和发展阶段的特有现象。我们利用这种同字的比勘,还原出押字的本字。实际上那些考古报告的整理者也是采用这种方法,解决诸如“上牢”二字的释读的。押字大多使用草书,字迹飞动,接近狂草,使人不易辨识。有的草书不合草法,变化失形,其中以常见的“上牢”二字为甚,如果不知它渊源、没有对比,是无法认读。安徽马鞍山东吴朱然墓出土的漆盘底所书文字,季扎挂剑漆盘底书“蜀郡造作牢”,童子对棍图漆盘底书“蜀郡作牢”。很明显,五代、宋的“上牢”之“牢”是继承发展而来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