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讲 南北朝文学
第十讲 南北朝文学 一、谢灵运与山水诗的兴盛 1.谢灵运(385--433) ,原名谢公义,字灵运。东晋末年刘宋初年的文学家,诗人。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祖父谢玄,晋车骑将军;父谢瑍,不慧;其母刘氏为王羲之外孙女。因从小寄养在钱塘杜家,故乳名为客儿,世称谢客。幼年便颖悟非常,《宋书》本传称其“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善书,“诗书皆兼独绝,每文竟,手自写之,文帝称为二宝”。 东晋时,他18岁袭封康乐公,刘氏南宋朝建立后,按例被降为康乐侯,故又称“谢康乐”。谢灵运因是名公子孙,才能出众,认为自己应当参与时政机要,但宋文帝对他“唯以文义见接,每侍上宴,谈赏而已”。在朝不得志,曾外任永嘉太守、临川内史等职。好营园林,游山水,制作出一种“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的木屐,后人称之为“谢公屐”。后因罪徙广州,密谋使人劫救自己,事发,弃市,时为元嘉十年,终年四十九岁。 《登池上楼》: 潜虯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迫近)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唐李善注:虯以深潜而保真,鸿以高飞而远害。今己婴俗网,故有愧虯鸿也)。进德智所拙(《易·乾卦》: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 ,退耕力不任。徇禄(任职)反穷海,卧痾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山高) 。 初景革绪风(初景:初春的阳光。革:革除。绪风:余风,指残冬寒风) , 新阳(新春)改故阴(旧冬。李善注引《神农本草》曰:春夏为阳,秋冬为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萋萋感楚吟(《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 索居易永久(《礼记·檀弓》: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离群难处心(难以保持心理平静) 。持操岂独古(保持操守岂独古人) ,无闷(没有苦闷)征(验)在今(《易·乾卦》: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 。 名句: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 白云抱幽石,绿篠媚清涟。(《过始宁墅》) 2.山水之奇,不能自发,而灵运发之 A、对游历山水过程的完整描述(移步换景式的抒写,叙事——写景——说理模式),B、诗境的疏宕清丽之美,C、精于摹景状物,常能写出深于刻炼的佳句。 弊病:A、说理未能圆融入诗,有佳句而乏名篇;B、过于铺排:“缛旨星稠,繁文绮合” 2.鲍照与七言诗 ①生平 鲍照(约415年~470年),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汉族,东海(今属江苏)人。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xu)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②代表作:《拟行路难》十八首与《拟古》八首 其三:璇闺(美玉砌成的闺门)玉墀(玉石砌成的台阶)上椒阁(以香椒涂壁的房间) ,文窗(雕花之窗)绣户垂罗幕(绮罗帷幕) 。 中有一人字金兰,被服纤罗采芳藿(藿香,香料植物) 。春燕差池(参差)风散梅,开帏对景弄春爵(同“雀”)。含歌揽涕(收涕)恒抱愁,人生几时得为乐?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失偶的孤鹤) 。 (言富贵离居,未若贫贱团圆) 其四: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其五: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能几时,安得蝶躞(小步行走的样子)垂羽翼(喻失意丧气之状)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皆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孤寒而正直) ! ③A、抒发门阀压制下的悲凉不平,慷慨淋漓,对后世诗人很有影响; B、对诗歌题材开拓的贡献:以边塞征戍为题材,把征人思妇之苦融入边塞题材; C、情基调激昂顿挫,有强烈的感染力; D、是七言歌行的创制者,七言诗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二、谢眺与永明体 1.永明体 “永明体”的概念及代表人物:南朝齐永明年间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周颙发现了汉语的四声规律,诗人们便利用这种四声规律来写诗,讲究诗的音律、对仗、用典,提出“四声”、“八病”之说,这便是“永明体”,是唐代近体诗的开端。代表人物:谢眺、沈约、王融等。 2.谢眺(464~499年),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著名诗人,出身世家大族。与谢灵运同族,有诗名,时与谢灵运对举,亦称“小谢”。初任豫章王太尉行参军,后在随王萧子隆、竟陵王萧子良幕下任功曹、文学等职,颇得赏识,为“竟陵八友”之一。建武二年(495年),出任宣城太守,故有“谢宣城”之称。因告发岳父王敬则谋反事受赏,举为尚书吏部郎,得齐明帝信任。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