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吸能式车身简介-2011118
吸能式车身简介 技术规划部 徐亮亮 2011年11月18日 吸能式车身简介 汽车安全 (设计及制造理念) 前 言 基本理念:在碰撞发生时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并将其分散至车身各部位骨架,能有效的减少驾驶舱的变形程度,确保座舱空间。! 为何要开发吸能车身: 吸能式车身简介 安全隐患: 1、设置了发动机的车体前部空间很小,在高速碰撞的情况下会由于驾驶舱发生变形从而不能确保乘员的生存空间。 2、车身过分坚实,会产生较大减速度,超过伤害指数HIC值,使乘员无法承受 吸能式车身简介 对策:开发吸能车身。 考虑撞车安全性,利用车身前后部有效吸收撞击能量。良好的能量吸收特性是指汽车前部结构要竟可能多地吸收撞击能量,使作用于乘员上的力和加速度降到规定的范围内,并控制受压各部件的变形形式,防止车轮、发动机、变速箱等刚性部件侵入驾驶室内,确保乘员的有效生存空间。 为何要开发吸能车身: 吸能式车身简介 目前汽车被动安全技术主要采用压溃变形屈曲的吸能技术。 其基本思想就是利用车体的前后部汽车覆盖件及纵横梁的变形来有效的吸收碰撞冲击能量。 压溃式吸能机理: 吸能式车身简介 吸能部位:保险杠 吸能式保险杠按缓冲吸能的方式不同可大致分为三类: 1、自身吸能式; 2、液压吸能式; 3、带气腔式。 吸能式车身简介 保险杠:普通式(自身吸能式) 这种类型保险杠结构比较简单,由横杠、横杠内侧加强件和树脂类填料等组成。它是在保险杠 U形横杠内部装入氨基甲酸乙酯泡沫或树脂块,使其充满横杠 U形面和加强件之间,碰撞时利用泡沫或树脂块变形吸收能量。 吸能式车身简介 保险杠:液压缓冲型 利用液压油通过节流孔时的黏性阻力吸收撞击的能量,吸收能量的效率可以高达 80%。这类油气弹簧式的缓冲减振器有效利用了气体缓冲、液体节流减振的工作方式,工作特性比较稳定。撞击后靠氮气产生复原动力,使保险杠复位。这种保险杠由于造价较高,通常使用在高档轿车上。 吸能式车身简介 保险杠:带气腔式 当碰撞发生时,气腔被压缩,进而影响其外面包裹部件的变形方式,从而改善吸能效果。这是一种专门为了保护行人而设计的保险杠。 车身数模阶段 S1 S2 S3 S4 S1:低速碰撞理想变形吸能区、吸能盒手风琴式折叠式变形。 S1+S2:高速碰撞主要理想变能吸能区,手风琴式折叠式变形。 S3:发动机布置区域不能变形吸能 S4:Kickdown区域,容易折弯而又绝对不能折弯的区域,但可发生适当的变形。 1、前纵梁设计要求从前向后强度逐渐增大 2、 前纵梁后部是前碰撞(特别是偏置碰撞)中最敏感区域,在碰撞中极容易折弯使前挡板入侵量增大,因此要求其截面尽可能做大。 3、前纵梁前部吸能区设计诱导槽,并可设计成截面前小后大的梯形结构,使形成手风琴式的折叠变形 4、前纵梁中部纵向方向设计强大的加强筋,以支掌前部吸能区充分变形,同时也可防止纵梁折弯。 前纵梁 吸能式车身简介 整车结构 好的车型之所以能在碰撞中很好地保护乘员,其结构可以有效地将正面撞击的能量进行均匀分配,让冲击力沿着传导结构引导到上部和下部的车身结构中,让外来力量分散到整个车身结构中,从而避免座舱人员受重创的可能性。 谢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