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动物病理学03第三章寄生物与宿主的关系
第三章 寄生物与宿主的关系 (guest and host) 本章内容 寄生物和宿主关系概述 传染性寄生物的致病性 宿主对传染性寄生物的防御抵抗机制 第一节 寄生物与宿主的关系概述 寄生: 是指一个种(寄生物)寄居于另一个种(寄主)的体内或体表、靠寄主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物质获取营养而生存。 寄生物:从另一种生物体上获取营养物质或水分的生物(病原物),称为寄生物。 宿主(寄主):被寄生物掠夺营养物质或水分的生物。 寄生物接触宿主后,是否导致宿主发病,通常取决于如下几方面: 寄生物--作用、类型等 动物机体状态--敏感性、机能状态等 环境条件--社会条件、自然条件 寄生物通过生活在宿主体内或宿主体表,并与宿主可能共存的这种关系称为共生(Symbiosis)。 这种关系通常分三类 1 片利共生(commensalism) /共栖 一种生物栖息于别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对已有利而对宿主无损害。如 (the living together of two organisms in such a way that one is benefited while the other is not affected. ) 2 互利共生(mutialism)/共生物(commensal) 指两者生活在一起,不仅互相无害处,反而对各自都有利。如瘤胃中的纤毛虫等。 3 偏害共生(amensalism)/寄生(parasitism) 指双方共存期间一方损害另一方,主要是对宿主的生存发育以及生命有危害的。如猪瘟病毒与猪。 值得注意!!! 共生物(commensal )与致病物(pathogen)区分非常重要。但区分不是绝对的,也是很困难。 对于许多共生物来说,只是在宿主防御机制控制在特定部位才能对宿主不产生危害性,即无害的。 一旦寄生物到达其他部位或是宿主免疫缺乏的情况下,许多共生物(正常无害的细菌、寄生虫)可成为“偶然”的致病物。如E.coli。 第二节 传染性寄生物的致病性 Henle-Koch postulates Description:Four criteria are required to establish that an organism causes a disease. The postulates were first set forth by J. Henle in 1840. At that time, however, it was not possible to prove them. 1. The organism must be emonstrated to be present in all animals with the disease, but not in healthy animals.2. The organism must be isolated from a diseased animal and grown in pure culture.3. The pure culture must cause the disease in susceptible animals.4. The organism must be recovered from (3) and re-grown in pure culture. 柯赫法则 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疾病中查到, 在健康者不存在; 此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而得到纯种; 此培养物接种易感动物能导致同样病症; 自实验感染的动物体内能重新获得该病 原菌的纯培养物。 一 、 细菌的致病性 (一)细菌毒素 1、外毒素 (exotoxin) 根据作用不同可分三类: 一般细胞毒素 如溶血素 神经毒素 如破伤风毒素 肠毒素 如大肠杆菌毒素 某些细菌外毒素及其主要致病作用 细 菌 主要外毒素 主要致病作用 破伤风杆菌 破伤风毒素 兴奋运动神经元 引起肌肉强直痉挛 产气荚膜杆菌 α毒素 对WBC、RBC有毒性 化脓性链球菌 溶血素O 溶血、杀伤WBC 炭疽杆菌 致死毒素 致死作用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毒素 肠粘膜损伤 水盐丢失 葡萄球菌 α毒素 溶组织、组织坏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力隧道电力隧道工程c标段施工方案.doc VIP
- 九年级物理第21章《信息的传递》全章课件.ppt VIP
- Unit 4 Fun with numbers(Get ready)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妇产科)子宫内膜癌教学查房.pptx
- 供应商审核报告范文模板.docx VIP
- 机场行测考试题库.pdf VIP
- 2025年《网络设备配置与安全》课程标准.docx VIP
- 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一入学语文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成都市盐道街外国语2025高一入学英语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成都市盐道街外国语2025高一入学数学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