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萌爷爷艾伦童话小屋
萌爷爷艾伦的童话小屋 艾伦?麦克法兰( Alan Macfarlane):英国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终身院士,英国皇家历史学会院士,皇家人类学会院士,英国科学院欧洲科学院院士
1941年出生于印度,在英国受教育,先后在牛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LSE)和伦敦大学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 SOAS)学习历史和人类学,获博士学位
麦克法兰在喜马拉雅山区 (尼泊尔和阿萨姆 )有30年田野经验。他还是著名电视节目制作人,在著名的“第四频道”、“世界起飞的那一天”系列节目担任专家顾问。著有关于英国、尼泊尔、日本及中国的研究专著20余部,被翻译成法文、德文、西班牙文、日文、韩文、中文等多种文字在数十个国家出版。包括《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见微知著的《玻璃的世界》,最体现萌爷爷特质的《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等
与艾伦?麦克法兰教授相识在今年夏天。艾伦今年75岁,长着一副典型英国老学究的面孔,戴着金丝边的眼镜,穿着略显陈旧却很干净的西服和皮鞋,随身拎着一个可以装下书本的旧皮箱,说话慢条斯理,引经据典文绉绉
可能因为他人类学家的特质,艾伦没一点教授架子,身手和思维都十分敏捷,喜欢给年轻人讲故事和笑话,睿智有趣,像个老顽童。艾伦是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终身院士,在他的办公室,我初次见识到了一个从不扔东西、满世界旅行做田野、有严重“收藏癖”的英国老爷子毕生收藏的冰山一角:来自东方的茶皿陶器、古画、三寸金莲绣花鞋、尼泊尔铃铛、徐志摩孙子送给他的瓜皮小帽从凯恩斯用过的衣柜到诺贝尔奖得主们用来喝茶的茶具,人类学家收藏的每个物件都有故事可讲,一间不大的办公室就像一本装帧考究的古董书籍,从艾伦的视角诉说着剑桥的历史和对整个世界的认识
初次相识,艾伦赠我一本他的书《给莉莉的信》。见我穿了条破洞的牛仔裤,以“露出的膝盖空荡荡”为由,在我膝盖上签了个名,还是中文名“萌爷爷”的拼音,据说这个名字是《给莉莉的信》在中国出版后,中国读者给他起的,倒是贴切。因为在印度出生,萌爷爷艾伦生来就有深厚的亚洲情结,对中国文化也情有独钟
我有幸在艾伦发起的“剑桥大学康河计划”文化保护项目中与他共事了一段时间,经常看他变魔术一样搬出 40年前花一镑钱买的旧桌子、70年代在喜马拉雅山脚下做调研时的老录像设备、在尼泊尔山村里和当地村民一起围着篝火跳舞的录像试图在办公室建立一个小型博物馆。作为一个从日常小事入手研究一切的人类学家,老爷子从 13岁起就没有再扔过东西,所有的书信、旧物、追溯到大航海时期的几代家族前人的老照片、旧日记、老家什全都留存着,经整理过被收录到他的物品研究档案里
这些描述让我无比好奇,在别的英国人家里见到的都是些“正经”收藏:名贵的器物、值钱的古董和艺术,不知道萌爷爷家里塞满这些来自日常生活的“历史文物”,会是什么景象?他老婆会不会生气?
9月初,艾伦邀请我以一个中国年轻人的视角与他对谈,谈谈他的新书《大师信笺》。人类学家擅长从别人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洞察、以小见大,我则有机会去艾伦家拜访,探寻这位英国人类学家的常
白色小屋里的宝藏“欢迎来到两个老古董人类学家在乡间沼泽中的小屋!”从剑桥坐了近半小时车到了位于附近的小村,这里手机是没有信号的。艾伦早已站在家门前的公路上迎接我,给我一个友善的拥抱。他的家就是背后那座白色的老式屋舍( Cottage,一种独特的英式茅屋,最早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屋顶用麦秆一层层摞起来,工艺精细繁复。这种茅屋早先是穷人的栖身之所,现在却属于受国家保护的遗产,已经不能再新建。屋舍的主人可以进行内部装修,却没权利改变房屋外观)。英国人对旧物的热爱远远超过新东西,老房子永远比新房子有味道。他们对老旧物品的热情要远远胜过对新东西的喜爱。英国人觉得住在老房子里显得有根、有文化、有自豪感。艾伦家的“茅屋”比最常见的维多利亚建筑更古老,看起来胖胖的很朴实,像一幢童话里的房子
艾伦和他的妻子萨拉已经在这里居住了四十多年,并在漫长的岁月里对这里进行了诸多改造工程。白色的小屋背后别有洞天:谷仓改造的图书馆,一片像树林一样野蛮生长的花园、鱼塘,正对着花园的日式茶室。在艾伦的带领下,我穿过一条长着玫瑰、梨树、梅子树的小径,抵达茶室,在那里点上沉香,进行访问,一聊就是两个小时。我们从他的出生地印度阿萨姆聊到他青少年时期所经历的英国精英教育,从孙女莉莉的自我探索历程聊到他眼中的中国年轻人,从马克思聊到爱因斯坦,像开启了另一个宇宙
访问结束后,老学究艾伦化身成导游,花了一个半小时带我参观他和妻子萨拉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连参观路线都是有顺序的:从日本茶室出发――进入花园,去看那些有着特别故事的植物――去荷塘喂金鱼――参观由谷仓改成的图书馆――参观图书馆阁楼上的“博物/档案馆” ――参观萨拉的旧书仓(萨拉也是一位人类学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