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与人才红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pdf
技术进步 产业升级与人才红利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 王 辉 (中国人 民大学 劳动人事学院,北京 100872) 摘【 要】 如何跨越 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能够跨越这个阶段的国家寥寥无几。从经济发展的 本质而言,人的劳动无可替代的是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的最终动力和源泉 ,而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我们可以 看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直至跨入高收入国家,离不开入才结构和技术进步的动态平衡。从技能和技术的均衡博弈 模型可以看到,低技术的经济体中人才水平也较低,而高技术的经济体 中往往人才水平也会更高。因此,建立推动 技术进步的市场机制 ,形成高技能和高技术的均衡,正是收获人才红利、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 阱的关键。 【关键 词】 人才红利;技术进步;中等收入陷阱 【中图分类号】Fl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2768(2017)02-0012-03 早期的经济学家们早已敏锐的意识到人 的作用才是 一 、 人才红利与人 口红利的联系与区别 经济和财富增长的最终源泉 ,如亚当斯密早在 18世纪即 人 口红利的概念最早由安德鲁 ·梅森 (AndrewMason, 断言,劳动是所有财富的源泉 ,而马克思则指 出劳动即是 1997)2【J提 出,他在考察了战后亚洲 的人 口因素与经济增 人的本质。直到今天 ,李嘉图关于经济增长极 限的预言早 长之间的关系后 ,指 出有利 的人 口条件为经济增长提供 了 已被打破 ,知识型经济 、创造 型经济正方兴未艾 ,人类社 重要支持和保障,并用劳动年龄人 口的迅速增长来衡量人 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新的消费需求 口红利 ,将人均收入 的增加归结为劳动人 口增加所带来 的 和文化不断被创造 ,新 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出现 ,可以说当 高就业和高产出。人才红利 的概念则从人 口红利 引申而 今世界谁能引领创新的潮流 ,弄潮于知识经济 的海洋 ,谁 出,目前学术界 尚未给 出严谨的定义 ,而在讨论和使用 中 就能在全球竞争 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对当前 中国经济而 更多将其看作高知识 、高能力劳动者在经济活动中创造 的 言,既是机遇 ,更是挑战。我们必须清醒 的认识到,高层次 高价值 、高产 出所带来的高经济增长和高财富增长。二者 人才和发达的新兴产业 ,正是知识和创新的源泉 ,也是当 概念相似 ,都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活动给社会经济增长和发 今世界经济发展 的最终动力 ,仅仅依靠第一产业的农业经 展带来的巨大贡献和积极作用 ,但是从假设条件和作用机 济和第二产业的作坊式加工制造经济是不可能跻身于世 制而言 ,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界主流经济 ,形成持久而强大 的竞争力的。2013年国家统 在人 口负担较轻的社会 ,存在三个效应 ,一是较高劳 计局宣布 ,中国的劳动年龄人 口首次出现绝对数量下降Ⅲ, 动力参与率带来的大规模 劳动力要素 的投入 ;二是赡养老 伴随劳动力供给下降所 出现的必然结果就是劳动力价格 人和孩子数量较少带来的高储蓄率 ;三是大量冗余劳动力 的上升。在 中国当前人 口红利趋于衰减 的经济环境下 ,如 从生产率较低 的农业部门转向生产率较高的城市工业部 何快速有效地形成高质量人才资源并予 以最大限度 的利 门带来的生产率配置效率。这三种效应形成 了经济增长动 用 ,充分实现人才 的价值 ,形成人才红利 ,是 中国经济能 力 ,即人 口红利 (汪小勤 、汪红梅 ,2007)[31。从其形成机制 否成功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 ,跨越 中等收入陷阱,继续保 可以看 出人 口红利存在 2个生产要素的隐含假设 ,一是技 持经济增长奇迹 的关键。 术要素方面,产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