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律—关于广州大学生对安乐死的态度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关于广州大学生对安乐死的态度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广州医学院基础部2002级 袁洁婷 临床一系2001级 刘显炜 黄彬铖 指导老师:刘俊荣 张珊莉 内容提要:本课题通过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不同家庭条件、不同专业的广州大学生的调查,以及通过对调查数据资料的统计、整理和归纳分析,探讨了广州大学生对安乐死的态度,以及影响原因等。 关键词:大学生 安乐死 态度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中国首个对其母实施安乐死而饱受争议的王明成在病痛中死去。他的死让安乐死这个沉重的话题再回到人们的面前:到底该不该实行安乐死,是否侵犯人权、是否人道、是否违宪?公众对其认同程度如何?等等。 青年一代是未来的接班人,了解他们对安乐死的态度更能预见未来,更能反映时代的要求。目前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已经实施,医疗体制改革正在深入,而与安乐死问题有关的医疗纠纷也越来越多地在媒体上暴光。因此对于安乐死的态度进行调查是很有现实意义的。青年一代对安乐死的态度可预示未来人们对安乐死的接受程度,其原因分析有利于相关部门开展、加强这方面工作。但是,目前在我省关于大学生对安乐死认识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本课题以广州地区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统计分析,以此揭示相关问题。因此,本研究有助于弥补该方面之不足。 研究方法 1. 调查对象:广州各高校学生,主要为“大一”至“大三”(“大四、五”要实习). 2. 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广州大学生对安乐死的了解程度及赞成与否。 3. 文献检索:借助于光盘检索查阅近年来有关的研究成果。 分析与综合:通过问卷回收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影响大学生产生对安乐死不同态度的各种因素,并进一步综合从总体上加以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以问卷形式发放,共印1000份,回收860份,回收率为86 %,其中有效问卷683份,占发放总数的68.3%,占回收总数的79.4%。 调查结果与分析 安乐死一词源出希腊文Euthanasia,是由美好和死亡两个字所组成。其原意是指舒适或无痛苦地死亡、安然去世。安乐死是指对患有不治之症且又极端痛苦的病人,在不违背其真实意愿的前提下,出于对其死亡权利和个人尊严的尊重,为解除病人痛苦而由医务人员实施的中止维持生命的措施或采取积极措施加速患者死亡的一种医疗行为。 通过安乐死的国家?(表1) 人数 % A英国 84 12.04 B荷兰 517 74.18 C比利时 51 7.32 D澳大利亚 45 12.04 表1问题的提出是我们为了了解调查对象对安乐死的认识而设计的基本问题。表1显示:大部人(74.18%)都知道荷兰已通过安乐死的立法,但未达100%,而对比利时的立法,知道的人则很少,只有7.32%。从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推知: 安乐死的立法并未渗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对其并不十分关心。 安乐死的宣传未做好,人们对安乐死的发展知之甚少。 您对安乐死的态度?(表2) 男 女 人数 % 人数 % A支持 190 59.56 269 72.31 B不支持 39 12.23 34 9.14 C反对 16 5.02 10 2.69 D若国家制定相关法律,会服从 74 23.19 59 15.86 表2是本次调查对象占其性别总数的百分比。表2可以看出,女性的支持率高达72.31%,而男性的则为59.56%,相差十几个百分点,这可能是受其社会性格影响。图中还显示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安乐死的人数的百分比男性为5.02%,而女性则更低,仅为2.64%。从调查结果看,大多数人不反对安乐死,这和许多调查结果是一致的。所以,我国为安乐死立法已具备民众基础,需要解决的是其他社会因素。 在目前传统观念及社会背景下,如果你的家属要求安乐死,你的态度如何?(表3) 农民 工人 知识分子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A赞成 219 62.75 155 74.52 85 63.43 B反对 130 37.25 53 25.48 49 36.57 表3显示生长于每个阶层的人都超过半数赞成让其家属安乐死,更可喜的是,生长于农村的同学并未深受道德伦理的束缚,也有62.75%的赞成,与工人、知识分子相比并未有太大的差距。由于实施安乐死影响到伦理、道德、传统观念、舆论、法律、文化等各方面,所以被访者对于家人的比例并不能真实地表达出他们的态度,而对于自己选择安乐死的比例会较真实地表达他的实际态度。 如果你身患绝症且极度痛苦,你是否会选择安乐死?(表四) 文科 理科 医科 农工科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A 137 82.04 142 77.17 151 68.33 84 75.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