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讨剪切及跳屑篇----------设计失误资料--.pptVIP

检讨剪切及跳屑篇----------设计失误资料--.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检讨剪切及跳屑篇----------设计失误资料--

問題: 倒刺距離尺寸1.88 ± 0.05,1.11 ± 0.03 NG. 原因: LAYOUT排配中先行分料,導致以上兩尺寸偏小. 改善對策: 在LAYOUT排配中將分料工站放于最後. 改善結果:改善OK. 案例23. 問題:TAIL正位度NG,有翻轉的現象. 原因:TAIL下料力過大,壓料不夠. 改善對策: 增加TAIL局部過壓.,增加TAIL擋邊. 善結果: 效果顯著. 案例24. 問題:功能區出現毛頭. 原因:下料交接處未設計過切. 改善對策: 下料交接處設計過切;2) LAYOUT排配之注意下料 交接處避開零件功能區. 改善結果: OK. 案例25. 類似RECEPTACLE CONTACT衝壓零件設計 時,為避免在功能區產生毛頭,在LAYOUT排配中, 可考慮將下料交接處設計在零件非功能區;另可 在交接處設計過切. (如圖示綠色標示工 站為改善工站). 051-1/3009-301端子圖 Introduction CONTACT 案例26. 問題點:試模時,一列二支的端子 生產時,尺寸無法皆控制 在SPEC內. 原因:模具設計失誤,因二支端子 尺寸產生變異較大,同一支 調整桿無法同時將二支端子 尺寸調到尺寸規格. 對策:將模具設計由一列二支, 改為一列一支,使模具的 調整恢復穩定. 改善效果:CTF尺寸均可進入SPEC內. 未來類似模具設計時, 應記取經驗 不可採用一支調整桿調整 兩支端子的設計. CONTACT 學習結論 學習結論 1.沖壓材料之下料工站容易因為以下因素造成跳屑: (1)沖切間隙大. (2)沖壓材料硬度高. (3)剪切面積大.衝子與廢料接觸,形成真空面積大,相應吸附力大.易將廢料帶起,造成跳屑. (4)新研磨下模刀口過於銳利. (5)非封閉式刀口. 解決對策: (1)衝子刃口邊緣倒斜角. 分散剪切力,避免衝子刃口易崩之不良. (2)沖子中間部分給予逃位,減少衝子與廢料接觸,形成真空面積. (3)用紅寶油石輕刮跳屑刀口,使廢料增加剪切阻力. (4)沖子加長下死點時,進入下模刀口的深度. (5)增加吸塵器吸取廢料. (6)設計段防止的克服.如:沖子加氣孔.下模刀口的夾料設計. (7)刀口披覆粗造化. 3.Layout排配時的定位針配置,需配合刀口工站,減少因為定位不佳,造成下料尺寸超規的現象. 4.避免刀口破損使成品產生毛頭超過規格,需依據材料的材質,厚度及生產速度(SPM),訂定合理的刀口壽命. 5.剪切面要求達70%以上時, (1)第一刀粗胚下料需預留精修材料 50%t (單邊) (2)第一刀精修下料,沖壓間隙 2%t (0.008mm)(單邊) (3)改善下料面粗糙度:沖子拋光 = 0.6s 6.刀口分刀應該避免設計在重要尺寸的下料處,如: (1)倒刺位置 (2)接觸區 ,才不會造成沖壓件尺寸錯位或毛頭現象. 7.模具組裝時,刀口間隙要取在中間位置,避免間隙不平均,使沖壓件的真直度,翻料情況得到最佳狀況. 8.注重模具保養周期,提高產品品質. Page:* 剪切及跳屑解決篇 案例1. . 問題:衝子刃口易崩.跳屑頻繁. 原因:1.材料厚(t=0.8mm);材質硬.剪切 力大.衝子剪切面為平面.剪切力 集中于刃口邊緣,造成邊緣崩裂. 2.剪切面積大.衝子與廢料接觸,形 成真空面積大,相應吸附力大.易 將廢料帶起,造成跳屑. 對策:所有衝子刃口邊緣倒0.5°的斜 角(見插圖). 分散剪切力. 改善 結果:1.衝子無崩裂現象. 2.廢料有一定變形.增大與刀 口內壁摩擦.故無跳屑產生. 崩刃口處 OK衝子 0.5° 問題點:端子表面壓傷. 原因:跳屑造成端子壓傷. 對策:在下模座底下加裝吸廢料裝置. 改善效果:跳屑減少為1次/4小時 一般下料 加吸廢料機 案例2. 問題:TAIL及倒刺毛頭. (見插圖) 原因: 下料刀口/衝子崩角,衝制不良造成. 對策:將下料刀口/衝子研磨保養, 並設定研磨週期為550萬衝次. 改善結果:尺寸及外觀符合圖面規定 (見插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